为啥中秋节要吃月饼?这完全是巧合
为啥中秋节要吃月饼?这完全是巧合
为啥中秋节要吃月饼?这完全是巧合,田园月饼,糖尿病月饼,电烤箱烤月饼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才被正式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所以,我小时候过中秋,学校中午是发豆沙馅月饼的,那瓷实劲儿,真能当砖用。(是不是暴露年龄了)
中国农历八月,为秋季第二个月,称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
其实早在最讲究“礼”的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作为农耕民族,充满了“靠天吃饭”的自觉性。
《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周天子在秋风沉醉的晚上祭月,这种风俗不仅在宫廷和贵族间流行,也逐渐影响到民间。严肃的祭月仪式结束,那么多贡品总不能扔了吧,光盘行动,边赏月别吃吃喝喝,严肃的祭祀逐渐演变成欢娱的节日。
魏晋时期,酌酒赏月已渐成为习俗;但直到唐代初年,中秋节才正式作为节日固定下来。
为什么呢?我觉得还是因为整个社会在变有钱。当时的长安,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又是国际化大都市,各族人民大团结,需要社交,moon party不能少。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中秋之夜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太液池旁赏月,不知不觉间玉兔西沉,唐玄宗怅惘至极,下令在池旁修建百尺高的“赏月台”,用于来年赏月。登的高月亮就不掉了?你咋不直接上华山呢?劳民伤财!
中秋月夜的临安,水果上市,螯蟹新出,米酒初酿,商铺通宵达旦,孩子们赏月提灯,阖家吃团圆月饼,中秋节越来越有形式感。
确实有一种说法,月饼起源于唐朝宫廷。唐代《洛中见闻》中有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
东汉的《释名》:“餠,幷也,溲麫使合幷也。”翻译一下,“饼,面团也”,吃法也就是蒸一蒸。
直到唐代,文献中才频繁出现一种名为“胡饼”的东西,制作方法类似于今天的烧饼,把面团压成扁圆形,用烘烤的方式使其香脆。胡饼也是中国无数种烧饼、烤饼、烙饼的前身。
著名吃货苏东坡有首诗叫《咏月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烧饼里有馅了,还是甜口的,吃货届大进步!而且发现没,苏东坡这小饼肯定不是皇上赐的,所以,宋朝时,月饼已经是百姓吃食了。
咳咳,但苏东坡咏的“月饼”,和今天的月饼还不是一回事。因为那时还不会烘烤技术,苏东坡在中秋夜,也就是吃了一个糖包子……
因为蒙古人爱吃奶酪和吃油脂,油脂与面粉充分混合后再烘烤,有类似发酵的效果,才有了饼干或蛋糕,而中原一带只有烤馍片……
油皮裹馅料,是中国最传统的糕饼做法,也被保留在古代陆路不便的地区。比如,今天云南的滇式云腿月饼,一嘴月饼半口猪油,可能就是中国月饼最初的模样。
明朝晚期,因为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葡萄牙人、荷兰人带来了欧式千层饼的技术,沿海通商的泉州、广州,也出现了此类食物的记载。有人开始用千层饼技术改造月饼皮,将油酥与水油皮交叠擀压,经烘烤,做成了一碰掉屑、一咬化渣的酥饼。
开始叫“酥式月饼”,传着传着,怎么就变成了“苏式月饼”???可能因为明清后的苏州一带经济文化都异常发达。现在,苏式月饼制作技艺,还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嗯?很难做吗?!
如今最有代表性的苏式月饼,应该算上海的鲜肉月饼,特别是榨菜鲜肉月饼,必须现烤的才好吃。我一直不明白,那不就是烤包子吗?!
“广式月饼”并不是最早产自广州的月饼,而是和“苏式月饼”一样,都是误会,它的学名应该是“碱皮月饼”。
苏式月饼虽然好吃,但不是容易掉渣嘛,物流很不方便啊;而且直接包肉,保质期能长吗?
糖浆可以为饼皮上色,烘烤后有了棕红色泽,并能延长保质期。碱呢,能让面粉里的蛋白质变性,增强筋力,说白了,能包更多馅料。因为面皮有弹性,就可以做更大,压模后也不碎不裂,成为了有颜值的商品,很快流行起来。
可能因为清代广州,领开埠风气之先,最早接触并引入西方烘培面点技能;也有可能,碱皮月饼的c位大佬蛋黄莲蓉,确实是广州人发明的。
不是瞎说,广州市非遗“月饼传统制作技艺”里明确提出,广式月饼“主要分为莲蓉馅和杂馅两大类”。
而“莲蓉第一家”, 则是1889年(清光绪15年)在西关成立的广州连香大茶楼。
有一天,茶楼里的老制饼师陈维清正喝着用莲子煲的糖水,苦思如何改进制饼工艺。灵机一动,何不用莲子来制作馅料?经反复试验,最终总结出用枧水去莲子皮的新工艺,使莲蓉保持莲子的清香而毫无涩味,口感幼滑。
宣统二年,一位名叫陈如岳的翰林学士,品尝这里的莲蓉小吃后,提议给连香楼的连字加上草头,遂手书“莲香楼”三个雄浑大字,后来就成了品牌招牌字体。
“莲香楼”品牌至今有130多年历史。广州莲香楼早已进行国有制改造,属于“中华老字号”,“国家特级酒家”;而香港“莲香楼”虽为同根生,但独立运营,让人唏嘘的是,2022年8月8日发出公告,因不敌新冠疫情结束了营业。
直到今天,所有以莲蓉著称的广东饼家,唯一的选材只用“中国第一莲子”湘莲。
湘莲指湖南湘潭的莲子,即便晒干后再加工,依然熟烂细腻、软糯香甜。据老师傅们说,最好的叫“寸三莲”,即任意取出三颗,首尾相连刚好一寸长。
这样的莲蓉打出来才“幼”、“滑”。不仅选料要道地,打莲蓉的配料、手法,炒莲蓉的火候,也都是饼家的不传之秘。
真正的莲蓉始祖是红莲蓉,最早用于婚庆喜饼,为莲香楼打下天下。白莲蓉馅是在红莲蓉出现几十年后,由莲香楼后来的师傅招炳南创制。
《红楼梦》第75回《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写:“就有人回西瓜月饼都全了,只待分派送人”。当时大观园里吃的,是一种“内造瓜仁油松馕月饼”。
乾隆时期的才子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记载:“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写这篇文章,查阅资料才发现,月饼也不是随便做的,馅料有国家标准!比如五仁月饼,标准规定是杏仁、桃仁、橄榄仁、芝麻仁和瓜子仁,别的仁的都不叫五仁月饼。那我之前吃的是啥,四仁及其它?
前些年,中秋节前总爆出一些“天价月饼”;犹记七八年前,罗胖刚创业,也是靠互联网卖月饼,一炮打响知识付费的可能性。而昨天看到的新闻是,国家发改委公布,200元以内的盒装月饼已成消费绝对主流。
时代的变化,其实比我们每个人感知到的更快。就像前文所说,世界的融合,总从一口吃的先开始;一代人的务实与勤俭,大约也是从一盒200元的月饼开始了。
中秋的意义是家人团圆,更是对自然赐予生存物质的感恩。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铃铃子祝大家:
相关文章
- 从“月饼门”到“性侵门” 阿里价值观到底是啥?
- 杭州华润万家所售苏式百果月饼不合格 委托生产商被罚55万元
- 五仁月饼霸占中秋销量榜首:一边吐槽难吃一边买
- 家中药物“堆积如山”?药品包装有望“瘦身”
- 仅售2天!85折限量抢上海半岛酒店奶黄月饼米其林餐厅自制36年铸就无以复刻的经典
- 午餐时收到礼物花束隔离酒店里的她们也能过节
- 走亲民路线的br华美月饼很美
- 中秋将至 月饼抢“鲜”上市
- 跨境割韭菜?为什么区块链空气月饼售罄?
- 月饼市场上演“拉客战” 15分钟内从8折降至5折
- 月饼吃得多了山西的空心月饼有吃过吗?看看怎么做的吧!
- 中秋送礼有讲究送月饼牢记这“3点”送酒要选纯粮酒准没错
- 网络中国节·中秋国道G228改造工程建设者:在工地上吃中秋团圆饭和月饼
- 顺丰寄丢黄金保价8千客服称可赔2千?公司回应|新闻早餐2022914星期三
- 宝鸡市开展保供稳价执法检查和“天价”月饼专项整治
- 月饼销售进入旺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创新
- 吃月饼别任性揭秘月饼的健康真相
- 北京市属公园中秋假日接待8446万游客秋花彩叶将登场
- 客户给了2份礼物其中1份让我带回来给领导我该如何处理?
- 广东省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2022年第4期食品安全抽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