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月饼资讯

月饼资讯

你赏或不赏月亮就在那里

中国月饼网2023-06-28月饼资讯广州酒家数字月饼
月饼的来源和意义,广州酒家数字月饼,月饼制作图片,你赏或不赏月亮就在那里,月饼的来源和意义,广州酒家数字月饼,月饼制作图片今年中秋与国庆上演“喜相逢”,举家团圆与国泰民安撞了个满怀,“合二为一”的相遇让喜庆的氛围“蹭蹭”上涨了一倍。“举杯邀

你赏或不赏月亮就在那里

你赏或不赏月亮就在那里,

  月饼的来源和意义,广州酒家数字月饼,月饼制作图片今年中秋与国庆上演“喜相逢”,举家团圆与国泰民安撞了个满怀,“合二为一”的相遇让喜庆的氛围“蹭蹭”上涨了一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秋赏月的习俗,传说是从宫廷开始,逐步流传到民间,成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人文情怀。中秋节,全国各地都有祭月赏月、品尝月饼、家人团圆的风俗,而在宿迁,这些传统习俗更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秋节,讲究的是月圆人也圆,这时候,无论是在外的游子,还是思乡的旅人,每个人都想和家人一起赏月,过一个圆满的节日。

  “在我们家,每年中秋都要吃月饼和石榴,这两样东西寓意着美好,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9月28日,在宿迁市区大润发超市内选购月饼的市民毛女士说。她告诉记者,家里共姊妹四个,小时候特别盼望中秋节的到来,期待在那一天吃到和月亮一样圆的月饼。“小时候的月饼是真好吃,那甜味仿佛从嘴里一直蔓延到心里。”时光荏苒,毛女士至今也忘不了这份“香甜”。

  相比毛女士,居住在市区金色水岸小区的胡宁远一家更有“仪式感”。“中秋节晚上,吃完团圆饭以后,在七八点钟月亮最圆的时候,我们全家会到院中祭月、赏月。”胡宁远告诉记者,平时他们一家三口都在城里生活,但中秋节这天一定要回到市湖滨新区晓店镇老家过节。

  晚饭之后,胡宁远一家老小会搬着桌子和板凳坐在院子里,正对着月亮。桌子上摆满月饼、点心、自家烙的糖饼以及石榴等各种水果,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谈天。

  “咱们宿迁人的中秋习俗主要是吃月饼,此外还有喝桂花酒、吃石榴、敬月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中秋习俗已被年轻人淡忘,但吃月饼、赏月仍是这个节日中最典型的符号。”宿迁学院中文系教授、民俗专家程芳银说。

  程芳银介绍,在宿迁,月饼不仅有五仁、椒盐、青红丝和冰糖口味,还有各种果脯口味。月饼的制作也是独具一格,与南方月饼一层皮一层馅不同,宿迁的月饼做法是油和面一层层叠加,很像做车轮饼,成型后两面烘烤,吃起来酥脆可口。

  圆满如月,饼“承”心意。月饼象征着团圆,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除此之外,人们在中秋节这天还爱吃枣子、石榴等水果,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

  “八月十五日晚上,吃完团圆饭以后,我们全家会到院中祭月、赏月。”家住宿迁市区丽景湾华庭小区的范道琴是沭阳人,她告诉记者,沭阳人也把中秋节叫“八月半”,一家人要一起吃团圆饭,其中月饼和糖饼是必不可少的,糖饼一般都是母亲亲手烙的,吃糖饼前还会放鞭炮庆祝。

  “如今,月饼的种类越来越多,甜的、咸的,素的、荤的……孩子都挑着吃,我们小时候,从未想过能有现在这样的生活。”家住宿豫区万豪新城的孙先生今年46岁,他告诉记者,他的童年由于物质匮乏,月饼对他来说是一种“奢侈品”。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的父亲是一名村会计,他负责为各家各户分发月饼。有一年我们家分到了5块月饼,都是五仁馅儿的。中秋当天晚上,父亲和母亲会将八仙桌搬到院子中间,桌子上摆上一些自家烙的糖饼,还有月饼以及石榴、枣子、柿子等水果。父亲还会给我们讲一些关于中秋的神话故事,像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孙先生说,至今,他都记得,有一次他拿着分到的半块月饼舍不得吃,带到学校,结果同学们都被月饼的香味馋到了。

  64岁的鲍宜龙家住沭阳县贤官镇,是一名作家,喜欢研究沭阳的民俗文化。“《贤官镇志》上记载: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团圆节”。此日全家团聚,吃糖饼、蒸糕、肉馅饼;晚上,放鞭炮、烧香,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及各种水果,新亲戚、老朋友这天会互相送礼。”鲍宜龙说,中秋前,晚辈们会给长辈送节礼,特别是女婿,记得他年轻时送的都是一些鸡鱼肉蛋。如今,他做了岳父,他的女婿则送的是酒、食用油、水果等,时代在变化,物质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