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滇式月饼

滇式月饼

鲜肉月饼苏州人独有的“鲜格格”

中国月饼网2023-01-16滇式月饼月饼定量器
褝月饼,月饼定量器,月饼团聚,鲜肉月饼苏州人独有的“鲜格格”,褝月饼,月饼定量器,月饼团聚中秋将至,月饼“横行”。苏州人喜食月饼、擅做月饼,在名目繁多、流派纷呈的月饼大家族中,模样扎实、滋味鲜美的鲜肉月饼,是苏式月饼的一

鲜肉月饼苏州人独有的“鲜格格”

鲜肉月饼苏州人独有的“鲜格格”,

  褝月饼,月饼定量器,月饼团聚中秋将至,月饼“横行”。苏州人喜食月饼、擅做月饼,在名目繁多、流派纷呈的月饼大家族中,模样扎实、滋味鲜美的鲜肉月饼,是苏式月饼的一个独有品种。

  “月饼”一词出于文献,目前可知最早的是宋末元初钱塘人吴自牧所著《梦粱录》。文献之于生活实际,大多延后,特别是南宋都城临安处处效仿北宋都城汴京,因此,月饼从出现至被记载及传承至今已近千年,应是可信。比吴自牧更早了百余年的美食家苏东坡,也有一句诗留香后世“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苏东坡吃的是一只圆圆如月、又甜又软的饼,而且还小,一口一个吧。所以,圆、甜、小,可能是月饼最初的形态。

  今天的月饼有着很强的时令意义,农历八月十五前开售于市,十六过后,基本销声匿迹,然而,吴自牧记载的月饼可能并非仅仅中秋前后应市。作为诸色点心之一的月饼在南宋临安城里,是“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这简直就是今天快递小哥即时送餐的范儿了。把月饼与中秋、与圆月渐次关联起来,应该是在明代,中秋本为预祝秋收丰硕之节,物阜民丰、月圆人圆,月饼成为团圆饼,逐渐有了浓郁亲情的寓意和寄托。

  即做即食的肉月饼,可视作月饼品质与口味的一种提升:不再作为宜于储存、携带的干点心,而强调现场制作、即时品尝,这就是讲究,或者叫享受。生产这样的高档食品,对供应方和消费者都有要求,非富足精细之乡,长不出。苏州的鲜肉月饼,若以苏式月饼制作技艺的非遗体系为依托,至少也有200余年的历史,传播至长三角地区者,皆为其发扬光大。

  十全街半月斋主理汪成是苏帮菜制作技艺传承人,他对肉月饼中做馅的猪肉极为讲究,要求含脂量在30%35%上下,或者就是挑猪膘约有一指厚者。火腿葱猪油月饼是汪成传承苏式鲜肉月饼的时令力作。用以调味、供油的咸板油和甜板油,要选新鲜肥膘切成小丁后,分别以盐、糖腌制入味;火腿精选者能洗净去味,是一个技术活儿,进烤箱将整只火腿烤至表皮起泡,除尽油齁味,才能保证火腿肉丁只有鲜香之味。搅拌肉馅这个工序,可手工,可机器,手工的好处在于手感和方向,馅料的水分需要双手感知,不同向,力道有轻有重,“不过于均衡”的好处是馅料不会“太上劲”,“太上劲”的馅料容易“死”,手工在效率上当然完败于机器,但是在生动鲜活方面,当然更佳。

  以不同比例配制的火腿肉、甜咸板油拌好后需冷藏静置数日,使各个食材之间的味道充分释放融合,才能让最终的口味不留遗憾。香葱是最后一位加盟者只用葱青,包馅前再放入与肉馅调匀,淡粉色的肉馅上一片青绿,秀色可餐。苏式月饼的酥皮十分考究,水、油、面的适量适时以及手工操作,才能保证最终的起酥效果。鲜肉月饼的面皮与油酥配伍合适后,经反复擀制,包馅时只是薄薄的一层,越发衬得肉馅扎实、聚味。

  鲜肉月饼最宜堂吃,上桌时看不出冷热,只是举箸时闻到一点热油香味,略近唇边时,方觉得一丝温度,一口下去,粗心大意者应该已是烫到了。皮薄馅足,咸、香、鲜,慢慢咀嚼时,还有一丝丝甜。汪成的主张是传统口味要与时俱进,少盐轻糖,自然健康。在苏州,吃这样的鲜肉月饼,确实是可以“鲜格格”。

  苏ICP备12032443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