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滇式月饼

滇式月饼

楚国良专栏|中秋时节谈谈月饼

中国月饼网2023-05-08滇式月饼月饼不甜腻
夺命月饼,月饼不甜腻,有哪些月饼,楚国良专栏|中秋时节谈谈月饼,夺命月饼,月饼不甜腻,有哪些月饼清风送爽,明月渐圆,物换星移,又临中秋,明月婵娟,天上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对节日都没有期待,相反有些惶恐。节日来临,徒增

楚国良专栏|中秋时节谈谈月饼

楚国良专栏|中秋时节谈谈月饼,

  夺命月饼,月饼不甜腻,有哪些月饼清风送爽,明月渐圆,物换星移,又临中秋,明月婵娟,天上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对节日都没有期待,相反有些惶恐。节日来临,徒增惆怅,为了应景,中秋节就谈谈月饼吧。

  中秋佳节吃月饼,向来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月饼既是一种团圆的象征,也是一份美好的寄托和平安的祝愿,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深深地根植进了我们的血液里。

  但因为月饼是标准的高热量食品,所以不宜多吃,并且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好吃的东西太多。所以,人们对吃月饼的兴趣已大大降低。现在,每到中秋,大家都是象征性地买一些月饼馈赠给长辈、亲友,寓意一份团团圆圆的喜庆,一个和和美美的心愿。

  我们湘潭的月饼以酥式(又作苏式)月饼为传统月饼。酥式月饼的馅以糖为主,有桂花糖、五仁等多种,间或有豆沙和莲蓉。其酥皮薄而多层,用面粉烫成,脆而易碎。酥皮脱落成碎片,人们戏称其为“脚板皮”,虽不雅倒也十分形象。吃酥月饼,店家常打出“随蒸随卖,吃热月饼”的口号招徕顾客。因此,家中买回冷月饼有时也蒸热吃,一是其味道好,二是避免掉酥皮。“酥月”出售时称“生油月饼”,一斤四个的称“四个头”,还有“六个头”“八个头”两种,以“六个头”最多。广式月饼是解放后才流行的,以馅的花样多取胜,有取代传统的酥式月饼之势。

  苏式月饼呢,其特点是工艺精细、口味清淡、质感细腻、回味绵长。它的饼皮不似广式月饼的重油重糖,馅料也不似京式月饼的粗犷豪放,它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精致与优雅。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说:“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他这一个“酥”字,道出了苏式月饼的灵魂所在,甚至有一种说法,苏式月饼确切的名称应为“酥式月饼”,代表其“酥松易化”的口感。最终,因为它起源于制饼业发达的苏州,才终于得名“苏式月饼”。

  广式月饼,“重油、重糖、皮薄、馅多”,加之馅料和配料极为讲究,所以,广式月饼吃起来特别绵甜可口,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你在品尝广式月饼时,不妨搭配一杯醇浓的铁观音,或是一杯清香的茉莉花茶,边吃边饮,定会让你倍感滋味的甜美与生活的惬意。

  我出生于1962年,当时条件十分有限,饭都吃不饱,我的衣服是哥哥们穿小剩下的,补丁摞补丁,鞋子也露着脚指头。在我的记忆里,从小没吃过几次月饼,反正我不记得我爹娘买过。吃过几次也是在三伯伯家吃的。

  我至今记得,应该是1970年时,大哥从梅塘坳的三伯伯家拜节回来,带回两只月饼。给了我一只,自已留了一只,收在米缸里。我拿到月饼,迫不及待地填到了嘴里,嚼了没几下,还没品出啥味道,就狼吞了下去。

  趁着大哥外出劳动的时光,我居然又偷着把大哥藏在米缸里的那块月饼也吃了。等到大哥想尝尝月饼的味道,月饼没了,他当然知道是我偷吃了,举起拳头几秒后又只好无奈地放下。每当想起这事心里就难过,悔恨自己太不懂事,自己怎么就这么嘴谗自私呢。从那以后,我暗暗发誓,不再碰月饼。

  一个月饼的线岁的大哥离我们而去,至今也已整整10年了,儿时心中的那份愧疚始终无法释怀,只剩下无尽的思念。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如今的日子富足而美满。不光是月饼,想吃什么,没有买不到的,一应俱全。一晃50

  散步锻炼,悠闲的时候在电脑上写写文章、去茶楼喝喝茶,过着无忧无虑的闲适生活。有道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文楚国良作者系湘潭市委党校退休干部,四级调研员。曾连续6年被评为《湘潭日报》优秀通讯员,其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特产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县域经济报》《领导科学》等权威报刊上发表。先后主编或参编《晓霞之子》《今日梅林》《青山文史》《响塘文史》和《云湖文史》等多个乡镇文史资料。责编:蒋振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