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月饼资讯

月饼资讯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再隐蔽的送礼都会暴露在阳光之下!

中国月饼网2023-01-11月饼资讯中秋节的来历
月饼怎么做20字,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再隐蔽的送礼都会暴露在阳光之下!,月饼怎么做20字,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2023年农历春节即将到来,按照传统风俗习惯,走亲访友一般都会互馈礼物,以表示对新年美好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再隐蔽的送礼都会暴露在阳光之下!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再隐蔽的送礼都会暴露在阳光之下!,

  月饼怎么做20字,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2023年农历春节即将到来,按照传统风俗习惯,走亲访友一般都会互馈礼物,以表示对新年美好生活的祝福,这本是一种礼尚往来的正常行为。但是,公职人员却要警惕!!!

  前不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通报了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案例,其中,有一半的案例就发生在春节等节假日期间。

  ? 湖北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曹广晶,在2013年至2022年期间,先后收受礼金共计75.8万元,其中多次发生在春节期间,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铭晖,在2013年至2021年期间,先后收受礼品、礼金折合61万余元,其中多次发生在元旦、国庆等节日期间,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 湖南省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石门县委原书记谭本仲,在2013年至2020年期间,先后收受礼金共计134万余元和高档烟酒等礼品,其中多次发生在元旦、春节期间,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 吉林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袁维森,在2013年至2020年春节等节日期间和利用父亲去世、儿子结婚等时机,先后收受礼金折合45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100万元。? 陕西省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永军,在2013年至2020年期间,先后收受礼金共计45万元和20箱高档白酒等礼品,其中多次发生在春节期间,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20万元。

  从以上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公职人员因春节收受礼金礼品而面临刑事处罚的情况并非个案。这些案件大都呈现出3个特点:一是,收受礼金时间跨度较长,一般都在7至8年左右;二是,发生的时间大多在元旦、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期间;三是,收受的财物既有礼金,也有礼品,但最终都被折合成货币。

  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就应当认定为受贿“数额较大”,构成受贿罪。而且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礼品礼金,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一旦达到犯罪标准就应认定为受贿犯罪,要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加大了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对实行“零容忍”,即使没有达到刑事案件的入罪标准,也同样要受到党纪党规的处分。

  《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处分规定》第四条第一款: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后,领导干部接受第二条所列单位或者个人赠送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不论数额多少,一律给予警告以上的党纪处分直至开除党籍,或者责令辞职、免职、解聘、辞退等组织处理。

  可见,贿赂数额多少并不是认定是否构成违纪违法以及构成何种违纪违法的依据,在司法实践中,不会因为数额小而否定权钱交易的本质,进而作出违规收礼或者人情往来的认定。即便礼品(如烟酒)因被消费而无法确定其价值,司法机关仍会采用其他方法计算其价值数额,进而认定其是否构成犯罪。

  收送礼品礼金的高发期一般都发生在春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期间,而且收送礼品礼金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日渐隐蔽。有的从收送实体物品转向通过微信红包、电子礼品卡、提货券等衍生工具收送礼品礼金;有的利用直播平台、电商平台、快递物流等方式实现收送礼,双方不见面,也不留实名。

  如在某国家机关任职的曹某,在春节前向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丁某说家里缺酒水,并与丁某沟通好,通过快递邮寄酒水。这种酒水快递,从外观上看不出任何问题,寄送地址是烟酒商家,寄件人也是售卖烟酒的商贩,很难让人联想到是别人送的礼品。

  据不完全统计,礼品类型可谓是种类繁多,既有米面茶油、月饼粽子等日常用品,也有名烟名酒、玉石字画等土特产类礼品,在违规收送礼品问题中,收送名烟名酒最为普遍。除此之外,收送购物卡、代金券、手机的也屡见不鲜,且很多案例中往往表现为既收钱又收物。

  《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就构成受贿罪。其中,贿赂犯罪中的“财物”,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性利益。其中,财产性利益是指可以折算为货币的物质利益,如房屋装修、债务免除等,以及需要支付货币的其他利益如会员服务、旅游等。

  由此可见,《刑法》对财物给出了最广泛的定义,也就是说,只要是可以折算成货币或者通过货币支付的利益都可以成为贿赂罪中的财物。

  所以,在很多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最初收受的礼品礼金最后都折合成了货币,变成了犯罪所得。

  “老虎苍蝇一起打”,而且对贿赂犯罪呈现出严惩的态势,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处罚力度的加强。

  首先,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按照《刑法》规定,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到二十万的,属于“数额较大”,要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要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受贿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要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次,除判处刑期以外,还要并处罚金。因受贿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罚金在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罚金就在二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或者没收财产;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罚金就在五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或者没收财产。

  最后,对收受的礼品礼金还要予以收缴。如果对物品尚存而价值不确定的,应当进行价格认证并结合物品的升值或者损耗的情况,确定予以追缴没收或者责令退赔折款上交,如果物品灭失的,应当责令退赔,若能够证明物品具体价值的,按该价值退赔;不能确定价值的,应当依据可推测的合理价值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对受贿罪的处罚并不是只采取其中一种或两种,而是同时采取以上三种方式。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逢年过节互致问候,互赠礼品本是传统礼仪。但有些人以“礼尚往来”为由麻痹自己,趁逢年过节之际大肆收受财物,对于别有用心的人,名贵特产就是利益输送的“敲门砖”,一旦收送礼金礼物,最终结果便是害人又害己。

  春节是一家人团团聚聚、和和睦睦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刻,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收的礼品礼金千万不能收,不改拿的礼品礼金也千万不能拿,千万不要掉进礼品礼金的“陷阱”。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