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要吃老月饼?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老月饼?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老月饼?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福建大月饼,水果广式月饼,银晶月饼榴莲冰皮、肉松麻薯月饼等一众新式月饼的出现,大大满足了我们对月饼馅料的追求,但吃过后总疑惑:“这好像是糯米糍一类的饱腹点心。”
在馅料上玩到了天花板的月饼,于是又开始在造型上内卷,动辄几百上千的“月饼刺客”,只得让人感叹:“我要吃不起月饼了!”
师傅都把心思和成本花在了找哪里的莲蓉好吃、哪个部位的猪肉最香上面,跟不上潮流的包装,他们说:“将就将就啦”。
年轻人会去计算一个月饼的热量要跑多长的时间才能消耗;而中年人,只想计算,吃多少口双黄莲蓉,才能回到那个有灯会可以快乐的童年。
今天极物君就给你找来了京式、广式、滇式、潮式、苏式、港式、徽式等众多门派的老月饼,带你重温中秋的老派浪漫。
一咬满口化渣,吃的时候必须腾出一只手接住细碎酥皮,哪怕是再矜持的江南人,也愿意为这一口苏式月饼而手忙脚乱。
苏式月饼传承了清代月饼的分层起酥工艺,用油酥面与水油面交叠擀面,经过烘烤起酥。对吃惯了广式月饼的极物君来说,小小一个、酥酥的苏式月饼,倒更像一个随时可享用的点心。
苏式月饼的馅料,又分为“甜宗”和“咸宗”,苏州人一直心心念念的甜宗,以百果、芝麻、豆沙、玫瑰等为上。
比如上海人最爱吃的鲜肉月饼,刚出炉的月饼,外皮酥得掉渣,一咬还可以感受到酥皮浸满的汁水,一口气就能吃掉好几个!
而在杭州,每到中秋节,你会经常看到有人在街头捧着一个小纸袋,边走边吃,热气扑腾,一不小心就会烫嘴。
用新鲜的猪后腿肉和去皮的重庆涪陵榨菜制作月饼,七分瘦三分肥的后腿肉,让馅料不肥不柴、口感十足。
低盐的涪陵榨菜切成小碎丁以后掺在肉馅中,再加麻油和三年陈以上的花雕入味。
京派月饼的四大花旦:自来红、自来白、翻毛和提浆,要数自来红和自来白最受欢迎。
一般的月饼都是扁平的圆饼状,而自来红、自来白则像个圆鼓鼓的小馒头,风雅可爱。
自来红用香油和面做皮儿;用白糖、冰糖渣儿、青红丝儿、核桃仁儿、瓜子仁儿等做馅儿。麦黄的饼皮上,盖了一个醒目的红圈,冰糖爽口,青红丝微甜,口感扎实得很,小小一个就能吃饱。
自来白则是用猪油和面做皮儿,再掺以桂花、山楂等。在洁白似雪的酥皮上点一颗朱砂色的红点点或小花儿。因为是以猪油和面,起酥层次更好,口感酥香,吃完后嘴里还留有桂花和山楂的余香。
而翻毛月饼,传说是当年慈禧胃口不好,看见那月饼长得很硬而发怒,一拍桌子,月饼竟酥皮翻飞,白如鹅毛,尝了一口爱得不得了,就为了赐名“翻毛月饼”。
今天北京稻香村用五仁馅儿复刻出来的“翻毛月饼”,饼皮可达二十五层,不知道一拍桌子那酥皮会不会飞起来呢?
作为无数北京人童年的回忆,只有吃到提浆月饼硬硬的皮、硬硬的馅儿,才算过了中秋。
▲过去提浆月饼在熬制饼皮糖浆时,需用蛋白液提取糖浆中的杂质,提浆月饼由此得名。但如今制作多用麦芽糖,其纯度大大增强,所以做提浆月饼也取消了提浆这道工序。
提浆月饼乍一看跟广式月饼很像,但跟广式月饼的薄皮厚馅不同,京式提浆月饼的皮与馅的比例一样多,吃起来扎扎实实。
而且,当你吃到冰糖、青红丝、玫瑰、青梅等馅儿混着麻油的独特香气,就知道这是地道北京味儿。
作为碱皮月饼代表的“广式月饼”,是如今中国月饼的典型形象。它的经典馅料,又有着月饼最初的味觉印记。
广式月饼里的“五仁”,是指核桃仁、杏仁、榄仁、芝麻仁和瓜子仁五位“仁兄”。
▲在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写到:“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由于五仁用料贵,特别是广东的特产榄仁,常常卖到200到300块一斤,所以有的饼家会通过减料来降低成本,或是用花生仁、杏仁打碎来代替榄仁。更有甚者,直接把“五仁月饼”换成“果仁月饼”,用糖冬瓜和冬瓜做的青红丝入馅,五仁的香气尽失。
好的五仁月饼去哪里找?被广东人称为yyds的湛江吴川的金九月饼,不仅“比脸大”,用料也下足成本,堪称“豪华版五仁月饼”。
金九月饼至今仍坚持选用广州增城西山村的百年乌榄树榄仁,因其浓厚的松香,被封为“榄仁之王”,100斤的榄核往往才得8斤榄仁,但为了传承世代以来五仁香,郑金九老先生从不在榄仁上省成本。
除了五种果仁,还有两种肉的加入,让五仁月饼真正发光发亮。一是晾肉,选用300斤以上的土猪后腿肉,按猪肉纹理切成薄片腌制,经三天四晚的晾干,再用木槌一棒一棒槌成火腿丝。
另一种是糖肉,肥猪肉去皮、片薄、拌糖、切丁,再经过15天的腌制,成为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糖肉,让五仁月饼吃下去口齿留甘,回味无穷。
金九月饼比普通五仁月饼个头都大,小的2斤,大的可重达8斤,要用薄皮包住厚馅,还得靠老饼师的一双巧手。
而广式月饼的另一当家馅料,还要数双黄莲蓉。油润绵软的莲蓉馅,入口后随舌尖缠绵,化成甜津玉液。咸香的蛋黄又丰富了咀嚼和味觉的层次,让你慢慢啖出咸甜的双倍快乐。
除了传统的广式五仁、双黄莲蓉,港式月饼里的大班冰皮月饼、美心奶黄流心月饼、半岛酒店奶黄月饼都是近年来以甜味胜出的“网红月饼”。
即使经常被说甜到齁,但只有广东人懂得这种实在的甜蜜背后,是老一辈把最珍贵的糖和果实都填进团圆食物里的厚重温情。
潮汕人把猪油称之“朥”,无论是制皮还是制馅,猪油都是制作朥饼的主角。经由猪油的作用,每一个朥饼都润滑清甜。
制作一个朥饼,?要经炸猪朥、炒馅、和面、起酥、包酥、开酥、包馅等几十道工序,多层酥皮包裹甜馅儿,饼皮上用红色印戳盖着字号或是吉祥的字眼,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意溪大朥饼、贵屿朥饼和苏南朥饼等地方老字号。
乌豆沙、绿豆沙、双烹(双拼)、水晶都属于潮汕朥饼的经典馅料,其中,乌豆沙最让人津津乐道。
选新鲜的赤豆不停翻炒。直到乌黑油亮,豆香满溢,但这时的豆沙火气重,必须用油封起来,窖藏地下一个半月才最醇厚。
而水晶朥饼则是极具地方特色风味,由糖冬瓜、肥肉丁、芝麻和葱白,甜咸可口。
潮汕人有句俏皮话:“龙虾食输过朥饼”,在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香脆绵甜的朥饼,是平民百姓易得的快乐。
而在闻胆固醇色变的今日,重油重糖的朥饼仍无法阻挡潮汕人对它的热爱,配一杯凤凰单枞,既解猪油的腻,也解了游子的乡愁。
在江西婺源,流传至今的中秋食品便是酥月,其中又以浙源酥月为佳,长相浑圆朴素,边缘烤得焦黑,如同月亮表面得自然纹理一般。
以当年新收成的芝麻炒制,碾碎和入少量白砂糖做馅儿,伴以桂花、金橘、花生仁点缀其中(俗称“黑心肚”)。
师傅需要将面粉放进木制饭甑里蒸熟,加入鸡蛋揉面,使用江西地道菜籽油、或芝麻油、或是山茶油,做成酥月的饼皮(俗称“蜡黄脸”)。
将制作好的酥皮及馅料分割好(俗称“上刀山”),以传统炭火烤制,锅里的酥月饼也逐渐由玉白色变成了金黄色,当酥月饼一面烤好以后,把平底锅移到边上,用铲子逐一翻个,再烘焙另一面,直至完全烤好为止(俗称“下火海”)。
油纸上早已浸润了油的印迹,透出芝麻的火香,咬一口这样清雅干净的老月饼,总是能让浮躁的心顿然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
“过去四个月饼一斤,按老秤说是四两一个,称为‘四两砣’”,让汪老念念不忘的云腿月饼,自然也是云南人的挚爱,咸咸甜甜别有一番风味,除了中秋,其他时候也爱吃。
云腿月饼选用云南当地有名的宣威火腿,在腿料上取材于当地的乌金猪,香酥可口,咸淡相宜,自然是云腿月饼的首选。
取宣威火腿上最好的肉切成小块,配以蜂蜜、猪油、白糖等制成馅儿,包裹面粉制作而成。
金黄的饼皮,咬一口,酥、软、韧、绵而不散、油而不腻。土生土长的乌金猪火腿浓郁的山野气息,取自山间的蜂蜜清香,让整块云腿月饼都自带山野之鲜。
在物质不富裕的年代,月饼是大多数家庭过节才能享用的高档食物。为了给亲戚朋友送月饼,香港人会每月供月饼会;普通工薪家庭过个中秋,可能接下来半个月就要咸鱼白菜下饭。
我想,是看过太多被炒至高价的“网红月饼”,当得起时代弄潮儿的身份,却少有做成百年老店的发心;恨不得把地球都裹进月饼里的新式月饼,唯独忘了把“心”包进去。那些为了一个莲蓉月饼,要先练几年炒莲子手艺的用心,早已经不在了。
有时候,一盒盒高贵轻奢的月饼送出去,也不过是完成一次次“人情货币”的流通。
而这一盒老月饼,却可以完全留给自己,留给和家人一起在月光前闲坐畅谈的时刻。
相关文章
- 合肥采蝶轩被罚!清真月饼品牌
- 制作冰皮月饼在Birmy享受特别的中秋时光!
- 日韩越三国与中国的相似程度差异
- 月饼礼盒不受待见 回收价仅为旧报纸一半左右
- 进入强监管时代后 为何还有月饼没“瘦身”?
- 出口超百吨 “中国月饼名城”广东茂名月饼香飘海外
- 那些耳熟能详的“网红月饼”你真的敢吃吗?
- 月饼专项抽检!8批次不合格福州这家大超市上榜!
- 《海南新闻联播》9月11日完整速览
- 数说中秋中秋月饼消费数据发布“老月饼”销量同比上涨79%
- 卖爆了!巧克力牛奶月饼销量暴增1000%!真的香吗?
- 临近中秋看餐饮人如何“卷翻”月饼市场
- 又是一年的中秋前夕古人如何赏月?
- “600号月饼”来啦!中秋倒计时医院、医学院定制款如期而至
- 【蓬企向未来】将“侨乡风味”推向海外!美心集团江门生产中心角逐预制菜新赛道
- 仟吉新尚吉月br让中秋味更浓
- 私房月饼爆火!模具卖了十几万!看颜值外千万注意…
- 原来垫在月饼下的纸也是有故事的
- 广西地方标准通过审定 “合浦大月饼”更有底气
- 重新定义云腿月饼标准一一2022昆明冠生园中秋“耀”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