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中秋前夕古人如何赏月?
又是一年的中秋前夕古人如何赏月?
又是一年的中秋前夕古人如何赏月?,月饼盒定做,孟十朵人肉月饼,月饼的简单做法又是一年的中秋前夕,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每逢中秋时节,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其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自古以来,中秋节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周时已有秋分祀月之说,秦汉前后有中秋敬老的活动,还赐以糍粑饼。赏月、祭月、敬俗汇合起来,经过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增益,就成了后世的中秋习俗。
“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演化成多个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宫,据西汉《淮南子》中说,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
吴刚登上月宫折桂,据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说,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砍伐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
兔子登上月宫捣药,最早见于屈原的《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说,顾、菟在月亮的肚子里,对月亮有什么好处呢?那兔子又是如何登上月宫的呢?顾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
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也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这“白兔捣药”是由“蟾蜍捣药”变来的。
在早期中国人并不把月饼叫“月饼”,在古时候,最流行的叫法自然是胡饼。汉人把生活在中国北方、西方的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等游牧民族,统称为“胡人”,他们日常特有的以馅、包以果仁等,制作而成圆圆的面饼来食用,被汉人称为“胡饼”。
那么,胡饼又是如何改称为月饼的?这便与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杨贵妃有关了
她还酷爱美相传杨美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姿色出众,真若出水芙蓉,男人见了没有不动心的。好色的李隆基听说后,便把时年已27岁的儿媳妇搞到了自己的后宫,册封为贵妃,万千宠爱集于一身。
有一年中秋节,李隆基和杨贵妃一起吃胡饼赏月,风流成性的李隆基故作风雅,觉得胡饼一名不好听,想改个名字。
但起什么名字好呢?一时想不出来。杨贵妃抬头一望,其时高悬空中的一轮圆月,恰如这圆圆的胡饼,遂脱口而出--月饼。
“月到中秋偏皎洁。”赏月古称玩月,是中秋节独有的仪式,所有的心绪与情怀,都可以寄托在秋风与明月之上。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在中秋节,团圆是最美好的人间情味,而其中最不可缺少的环节,便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象征着家人团圆,以后的日子美好、吉祥。
中秋之夜,天清入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点花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正是秋日好时节,莫负都梁桂子香。”每逢中秋之夜,赏桂花、在阵阵桂花香中,品桂花酒的习俗由来已久,已成为这个节日里一种美的享受。
中秋的内涵还包含着中华文化的生命意识。与中秋相关的符号、神话,体现出了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如西王母、月桂、蟾蜍、月兔本身都是生育和长生的符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则体现出了中国人对生命永恒与精神生生不息的追求。
“但愿人长久”就是中秋时刻对生命长久的美好祈愿。中秋的其他意义,团圆、平等、诗意均是人们对世俗生活的美好祝愿,而健康长寿,则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前提。
现在很多人将中秋送礼的概念定位在以情义为重,譬如是多花一点时间陪伴家人,简单地吃饭、喝茶、赏月,一家人围坐着聊聊天,说说贴心话,礼物不是最重要的,但是要家人感受到一份贴心的关怀和情义,那才是过节的最简单含义。
相关文章
- 海关提醒!关于带月饼
- “月饼大作战鲍你入怀中” 福州苏宁给你不一般的中秋节
- “无糖月饼”真能敞开吃吗?
- 中秋自己做月饼一个老式做法、一个新式做法佳节送礼首选
- 瑞昌市民“德御斋”月饼里吃出异物疑似牙齿 “
- 山东45批月饼不过关 大三元标注不合格
- 逢年过节胖3斤中秋节到了3招正确吃月饼避免发胖
- 许昌:中秋节临近 月饼抢“鲜”上市
- 为做月饼李子柒用平底锅做成“烤箱”成品出来网友“跪”了!
- 月饼模具除了做月饼还能做什么?月饼模具怎么清洗?
- 即时零售让中秋月饼“随吃随买” 美团外卖:冰皮、鲜肉月饼销量同比增长166%
- 舌尖上的开州:中秋临近月饼生产忙 传统冰薄受青睐
- 月饼战开打商家抢市场 竞争延伸至网络
- 如意蘭园赏味中秋有礼月更圆活动圆满落幕!
- 为什么月饼越老越贵了?闪创教育:包装成本高加上花样多导致!
- 中秋节到了买月饼有讲究3处地方是关键别被坑
- 大三元月饼六折买回家
- 躲得过“雪糕刺客”躲不过的“月饼大盗”
- 月饼新花样DIY怎么样?老做个紫薯冰皮月饼吧【2】
- 《中秋月饼消费情况调查报告(2022)》出炉!广式月饼大受欢迎荣华月饼销量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