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中秋这个中秋他和她“圆圆的思念”
网络中国节·中秋这个中秋他和她“圆圆的思念”
网络中国节·中秋这个中秋他和她“圆圆的思念”,红林月饼,艾玛琳月饼,珠江月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是中秋佳节,万家团圆欢度之时,而他们,或在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舟山,或在距离舟山千里之外的他乡。团圆时节难相聚遥将相思寄明月。舟山晚报记者走近他们,听他们讲述自己“别样的中秋”故事。
叶丹丽是我市东沙中学的一名援疆教师。2020年4月25日,她远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支教工作,负责阿克苏地区第一中学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
从祖国东边的小岛跨越千里来到朔风劲劲的边疆,很多方面都需要叶丹丽去慢慢适应,例如当地的气候、作息等,但最需要克服的还是两地教育理念和方式的不同。面对这一难题,叶丹丽主动融入,经常和当地老师交流关于学生们的情况,并因地制宜,以构建“学习共同体”为核心,制定了相应的学习策略,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了当地,她自己也从当地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
一年半过去了,叶丹丽的援疆之旅结束了。出乎意料的是,距首次援疆结束返回舟山还不到2个月,叶丹丽再次报名援疆。去年9月3日,她二赴新疆,“我第一次援疆回来时,带的两个班级刚好读完高二,马上要升高三。”叶丹丽心里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陪伴这帮孩子度过高三,帮助他们圆梦高考。
她的愿望实现了。今年地区一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叶丹丽带的班级有一半以上学生上了本科线学校录取。“幸好没有辜负孩子们的信任。”看到这些成绩,叶丹丽发自内心的开心。
援疆两年半时间里,许多节日叶丹丽都在工作中度过。带高三那一年,为了准备高三假期补课工作,叶丹丽连春节都是在新疆度过的。
在舟山时,由于和家人住在一起,每天都是团聚日,之前的中秋节对叶丹丽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在新疆的两年时间,离开了家人,中秋在叶丹丽心中才有了不同的意义。
在新疆,她也有了一起过节的“亲人”。有一次中秋节,学校放假时间比较短,班上有学生住得比较远,坐火车回家需要四五个小时,他们就选择留在学校。叶丹丽带上一些吃的和这些学生一起吃着聊着,过了一个别样的中秋节。
“在新疆的中秋节,援疆指挥部都会组织我们这些援疆老师、医生一起过中秋。”今年中秋节又刚好和教师节同一天,叶丹丽说,自己还是和援疆的老师、医生一起过的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她的丈夫是一名海军军官,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担。夫妻俩聚少离多,一年里见面的次数也就两三次。结婚6年来,生日、春节、中秋、端午……凡是有意义的日子,李培月都没有丈夫的陪伴。
去年12月底,丈夫休假回家,想提前给女儿过生日。蜡烛还没吹灭,生日蛋糕还没有来得及吃,他就收到部队紧急任务。
“老婆,商量个事呗,我……马上就得回部队了。”看着丈夫满脸愧疚、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李培月虽有万般不舍但还是坚定地说:“你放心去吧,家里的事不用操心。”
“再苦再累,也不拖后腿。”李培月理解丈夫,更明白一名军嫂的责任。当初,她选择与军校毕业的丈夫走进婚姻殿堂,就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
曾经父母的掌上明珠,如今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李培月学会了做许许多多家务活,默默地扛起家庭重担,教育孩子、孝敬老人。
每年中秋节前夕,李培月还会自制月饼馈赠亲友。昨天上午,记者上门时,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巧克力流心月饼、枣泥月饼、彩虹蛋黄酥、桃山皮月饼……她已经制作了近200个不同形状、多种口味的月饼。
“这款桃山皮是今年的网红月饼,月饼皮采用白芸豆配以蛋黄、牛奶、奶油等材料调配而成,相比小麦粉做的,口感更为细腻。”李培月笑着说,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料、炒制,再用上自己喜欢的模具,自制月饼吃得更放心,馈赠亲友也拿得出手。
因为疫情原因,李培月和父母已有一年多没见面。几天前,她将自制的月饼细心包装,寄给远在西安的家人,送去中秋佳节的问候。“好在可以和家人视频通话,以后自有相聚的好时光。我在舟山挺好的,我想告诉他们不要太牵挂我。”李培月说。
“我蛮幸运的,刚到舟山就落户在盐仓塔山社区,因为军属多,邻里之间经常互相照应,整体氛围非常好。”李培月告诉记者,每年中秋,社区会组织文艺演出、汉风集市、慈善义卖等活动,让军嫂和军娃们共度佳节。
最近,李培月在准备考试,想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想为居民多做些事情。丈夫在外守卫国家,我想在内守护居民,也算是双向奔赴吧。”李培月说。
“阿妈,最近过得怎么样?身体还好吗?”昨天,定海小沙三毛故里景区“台爸王”餐厅,台商叶俊维忙碌间隙接通视频,跟远在台北的妈妈聊家常。
受疫情影响,叶俊维已经4年多没有回中国台湾,平时通过电话和视频跟妈妈联系。好在今年83岁的妈妈身体不错,还能里里外外忙活。住台北的两个姐姐中秋节前后也会去探望妈妈。
叶俊维今年52岁,祖籍舟山,生长在台湾。他的父亲是普陀区蚂蚁岛人,18岁时去了台湾,从此便和故乡分离。从记事起,父亲对家乡的惦念就萦绕在心,叶俊维也陪着爸爸往舟山写信、回舟山探亲。
在台湾,中秋节团圆氛围也颇为浓烈。叶俊维记得,少时家中条件一般,中秋节很少吃月饼,但月亮是一定要赏的,家人一起到阳台上欣赏月色。这其中还有个颇为有趣的讲头,那就是不能拿手指指月亮,否则耳朵要裂开。妈妈认真叮嘱孩子们,而年少的叶俊维偏偏要试试看,结果有好几次耳朵真的裂开了。开裂点在耳朵上部与头皮交接处,不会出血,也无大碍,但总要过一段时间才会愈合。“到底怎么回事,现在也没搞清楚,但真的会裂开。”叶俊维大笑道。
叶俊维一家人似乎都不大爱吃月饼,倒养成了中秋团聚吃烤肉的习惯。长大后,每逢中秋节,家人会选择一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聚餐,嫁人的姐姐也会回娘家。
2013年,叶俊维来到舟山,在沈家门船厂路开了第一家台湾小吃店“爸王香鸡排”,由此还成为普陀区第一家、全市第三家台湾居民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从舟山嫁到台湾的妻子和在台湾出生的女儿也随之来到舟山生活。在舟山,叶俊维能感受到岳父岳母非常看重中秋团圆:这一天一定要有个家庭聚餐。岳父岳母年龄大了,不太会讲普通话,叶俊维似懂非懂,但只要店里不忙碌,他就会赶过去,一起吃团圆饭。
台风“轩岚诺”期间,叶俊维忙完店内的抗台准备工作后,还到三毛文化园内帮助其他店铺和居民。
“台湾和舟山,都是我的故乡。”叶俊维说,这个中秋节,自己可能要在忙碌中度过。去年5月,叶俊维应邀来到三毛故里开了这家餐厅,经营卤肉饭等台湾小吃,生意一直不错。“小长假三毛故里活动较多,不少人会慕名来品尝台湾小吃,就餐需求量较大。”
相关文章
- 跟着汪曾祺做个有文化的吃货我还是最喜欢滇二娃农科院麻辣土豆片
- 月薪3000招网络营销师无人问津 暑期月饼工需求大
- 陕西省渭南市市场监管局关于月饼专项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3期)
- 同一个中秋 不同的月饼(组图)
- 品中秋聚红豆——冰皮月饼DIY浓情盛宴完美落幕
- “中秋节”吃月饼关于月饼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 当中秋节遇上教师节 宁财院学生自制月饼谢师恩
- “买买买”的快乐回来了!南京东路上鲜肉月饼飘香港汇恒隆LV、GUCCI全面开业新天地网红餐厅迎客
- 物业尽心业主支持 三亚“无疫小区”是这样炼成的
- 2022-2025年中国火腿月饼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壹邦小知识: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中秋节传统活动有哪些
- 标称安徽丰味食品有限公司(亳州)生产的广式月饼(玫瑰豆沙)菌落总数超标
- 中秋过后没卖完的月饼都去哪了?困扰多年的问题终于有答案了
- 月饼盒扔了太可惜!来看这些可变身收纳盒、储钱罐的环保饼盒
- 月饼礼盒 古老时代的大唐味道
- “嫂子出差特地来看望我看到她做饭的样子突然喜欢上她了!”
- 废品回收站月饼盒减少 网友分享包装盒改造“秘笈”
- “浓浓中秋情 快乐做月饼”——德州十中开展中秋节主题活动
- 月饼十大品牌排行榜 月饼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 DIY冰皮月饼+包厢看球挺深足这个中秋节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