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中秋月饼

中秋月饼

徽州土月饼龙卷酥月饼

中国月饼网2022-11-18中秋月饼月饼那家好吃
龙卷酥月饼,月饼那家好吃,泸州月饼厂,徽州土月饼龙卷酥月饼,龙卷酥月饼,月饼那家好吃,泸州月饼厂在节前的近一个月,常会看到卖月饼的小老板,推着两边挂有装满月饼竹篓的自行车,走街串巷地叫卖。我偶尔会买一筒月饼过嘴瘾。,<

徽州土月饼龙卷酥月饼

徽州土月饼龙卷酥月饼,

  龙卷酥月饼,月饼那家好吃,泸州月饼厂在节前的近一个月,常会看到卖月饼的小老板,推着两边挂有装满月饼竹篓的自行车,走街串巷地叫卖。我偶尔会买一筒月饼过嘴瘾。

  “什么味的?”“有麻仁的,水晶的,五仁的……”卖月饼的老板边回答,边拿起一筒月饼,“这筒麻仁月饼,挑最好的黑芝麻做的,又香又甜。”“多少钱?”“15元一筒。”于是,我用微信扫了一下卖月饼老板挂在胸前的支付码。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印有“徽州土月饼”字样的包装纸,轻轻地拿出一个用白色小方形油纸托着的微黄月饼,咬上一小口,香香、甜甜、沙沙、软糯的,直冲味蕾,嚼完后,嘴巴里还会留有金桔的清香味,味道真是好极了。

  徽州土月饼的制作并不复杂,但也是门技术活。为了解月饼的制作,利用周末时间,我准备探访一家月饼厂——歙县飞虎月饼厂。

  我打听清楚了月饼作坊的具置,穿过正街,走进幽静的斗山街,走过一段斜坡,便能看到刻有“斗山街”字样的石坊,石坊边上还有一座与墙融为一体的古朴而又雕刻精致的木牌坊,与青石板路及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宅相映衬,仿佛走进了明清年代的古徽州。拐过几条小巷,就能远远闻到作坊里飘来淡淡的月饼香味。

  走进作坊,映入眼帘的是几位糕点师围坐在两个月饼操作台,娴熟地、配合默契地负责制作月饼中的每个不同流程,旁边放着月饼烤盘的支架和一台电烤箱。一个操作台上放着做月饼表皮用的面团和油酥。糕点师将油酥用面团包裹住,用面杖擀成大饼状面皮,对折,再擀,用手将面皮卷起来,刀切成侧面为一层层的一小段面团。在另一操作台上放着已拌匀的馅料。糕点师将已切成小段的面团压成薄皮,将馅料放在薄皮上,像包肉包一样边拢边旋地拢起来,最后在上面放一张白色的方形小油纸,套上模具,按压成形后整齐地摆放在烤盘里,放进烤箱,约七八分钟,打开烤箱,香味浓郁的月饼出炉了。糕点师将冷却后的月饼进行包装,这样就可以售卖了。

  “从农历七月十五开始生产近一个月的月饼,甜而不腻,价钱适宜,深受老百姓喜爱。”糕点师邵飞虎介绍,“但学做这种传统月饼的年轻人不多,我们需要培养年轻人,将这种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我不禁要想:徽州百姓为什么对土月饼情有独钟呢?原来是徽商常年经商在外,团圆显得非常重要,而月饼是圆的,寓意着一家人要团团圆圆,中秋吃月饼表达了对远方家人的一种思念。同时,因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当地乡民上山做农活,为了减少来回路上行走的时间,都习惯性带上月饼类干粮当作午餐。因此,徽州土月饼又被赋予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我拿起月饼就会想起孩提时吃月饼的场景。那个年代,物资缺乏,我一直盼望着中秋节的到来。母亲拿出准备好的月饼,切成几块,分给我们小孩吃,还讲着古时嫦娥奔月的故事。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视,凭借小人书上的图画,也能想象出嫦娥奔月的美丽故事。记得母亲说,要对着月亮吃,可以看到月宫里的嫦娥在俯瞰人间、吴刚在砍桂树。听起来有些怪诞,但现代科技发达,国力强大,终于实现了嫦娥奔月,圆了全国人民的梦想。后来在外求学,看到的是各式各样的广式月饼,但我还是怀念家乡的徽州土月饼。

  记得一首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现在想起来,作为在外求学的学子,祖国各地奔波的劳动者,及守护边疆的战士,中秋望月吃饼,寄托对故乡、父母、妻儿的思念,表达不忘家乡,不忘祖国,不忘根本的情怀。

  中秋节前夕,我买了几筒徽州土月饼,回到老家,同父母一道品尝徽州土月饼,一起讲述嫦娥奔月传说,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洪昭宾)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