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月饼什么时候出现的?明朝月饼多少钱?这些知识分享给孩子
孩子:月饼什么时候出现的?明朝月饼多少钱?这些知识分享给孩子
孩子:月饼什么时候出现的?明朝月饼多少钱?这些知识分享给孩子,南粤春月饼,女人梦见月饼,爱纶月饼相信您家孩子也同样有着这些疑问,是不是也耷拉着小脑袋向您打破砂锅问到底呢?那么
远古时期,可能早在文字和历法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抬头看到天上的月亮,时而圆,时而缺。那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地球会公转,也不知道地球会自转,他们甚至连山的那头有什么都不知道。
神秘的现象让先民们对自然产生了敬畏,纷纷对月亮叩头拜倒。而月亮最圆最大的时候,正是农历八月十五。
东汉末年,歌姬貂蝉在后花园拜月。也许在对月神倾诉,她周旋于吕布和董卓之间的纠结。当她仰面之时,一朵浮云正好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
这一幕正好被养父王允瞧见。王允疼爱这个美丽的干女儿,此后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认输了,就躲到云彩后面去了。后来,貂蝉之美,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之貌。
当然,闭月的美丽传说是杜撰的。但可以让孩子看到中国文学富有诗意的一角。接下来我们说的,都有依据,值得你跟孩子说道说道。
古人把一年分为四季,一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月。比如秋天,就有孟秋、仲秋②、季秋。
农历八月,处在秋季中间的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又在这个月的中间。中间的中间,所以就叫作中秋。现在的中秋节,也叫仲秋节。
不过在当时,所谓的中秋只不过是一个普通日子,人们并没把他当节过,现在中秋节流行的月饼,距离登上历史舞台,也还早着呢!
中秋的说法古已有之,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而中秋节要到1000年以后才出现。
那时候晚上不让出门③,烧饭时发现没油了,也只能去固定的国营小卖部买④——整个长安城就两家店,万一住得离店比较远,那这顿饭就别吃了。
到了宋朝就不一样了,宵禁废除,人们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可能因为中秋这天,皓月当空,出来赏月喝酒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形成了惯例,也就出现了中秋节。
据史料记载,到了中秋节这天,东京汴梁的百姓们,张灯结彩,去酒吧聚会,去河边赏月,整座城市的男男女女集体出动,气氛之热烈远胜于现在许多地方的春节⑤。
“中秋节”三个字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那时候的中秋节,人们玩的很high,但仿佛还是自high,中秋还没有阖家团圆的寓意。
暂忘宋时繁华,把历史的进程快进200年。这200年里,异族入侵,战乱不止。当抬头望见中秋那轮圆月,想起远在战场,天涯共此时的家人,心中难免生起期盼团聚的思念。只是那位戍边的家人,还能回来吗?
节日的发展,总是因为社会的变化,加上天时地利人和。也许风云际会到了明朝,送月饼、庆团圆——中秋这些民间风俗恰在此时,联系到了一起⑥。
莲蓉、蛋黄、伍仁、鲜肉、鲍鱼……现在的月饼馅儿五花八门,在古代可不是这样。虽然古代的月饼口味不多、工艺粗陋,但保质期可达4个月以上!
比如: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一些土特产。就是一种胡桃馅儿做的圆饼,叫作胡饼。
“胡饼这个名字不怎么洋气。”杨贵妃望着天上的月亮说:“皇上你看,这饼圆圆的很像天上的月亮,要不就叫他月饼吧~”
关于月饼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宋代。但不同于现在的月饼是烤出来的,当时的月饼应该是蒸的,“月饼”一词,跟荷叶饼、羊肉馒头之类的蒸食,记录在一起⑦。
很多关于“月饼”的传说都发生在唐朝,而“月饼”最早的记载却出现在南宋。当时的月饼应该是蒸的,不是烤的。但那时吃月饼,尚不是中秋节的习俗。
万历朝有位太监,看到皇上和娘娘们扔掉的月饼实在太多,觉得造孽。于是他秉承了勤俭节约的作风,把宫里剩下的月饼都收起来风干,留着过年全家一起吃。并把他们叫作团圆饼⑧。
其实我们想想,要是这月饼有馅儿,那时候没有冰箱和防腐剂,放不多久就发霉了;要是这月饼没馅儿,那就是一块大面饼,难怪皇上吃不下去。
唐代关于月饼的各种传说,大多都说月饼是从胡饼变过来的,而胡饼就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囊。这些传说因为没有文字记载,有些不可信,但从明代月饼的保质期来看,那时候的月饼还真有可能是接近囊的物体(也不像是宋代那种蒸出来的月饼)。
在当时,一般小康或者平民家庭,中秋节吃的月饼,基本都是没馅儿的面饼。邻里之间,相互送点儿面饼,也算是节日祝福。
但商人就厉害了,他们制作出了水果口味的月饼,各种形状都有,吃起来酸甜可口。这种月饼,贵的一个可以卖到几百钱⑨!
几百钱是什么概念?万历八年,就是《宛署杂记》成书的十年前。那一年每石米大概是五钱银子,到了正月,每石米七钱银子⑩。
按照万历皇帝的金钱制度,1两银子=10钱银子,平均约合1000文。假设这个水果月饼500文,当时米价一石(约150斤)是5钱银子。
问:这种水果口味的月饼,大概值当时多少斤大米?按粮价换算,大概值现在多少人民币?
战争以后,广州沙面地区沦为租界,外国人就在那儿开了许多西饼店。这时候就出现了以糖浆皮包裹烘烤的广式月饼。当时广式月饼的技术、原料都是进口的,所以现在占据70%市场份额的广式月饼其实是“舶来品”。
同样是战争之后,美国从中国招募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华工为美国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世纪80年代初,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工人失业。美国人就抱怨:这是因为中国人把我们的工作抢走了,把他们赶走,就业率就上去了。这种说法其实是扯淡。
但因为美国政府默认,民间排华势头大振。一时间华工财物被抢,房屋被烧。清政府也就此事跟美国交涉,但当时政府实在是没能力跟美国人死磕。光绪二十年(1894),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表面上说保护在美华侨,其实就是把限制华工、歧视华人的做合法化。
对于这事儿,广东人民不干了,虽然我们爱吃,但我们也不吃美国面粉做的月饼!1905年在广州爆发反美运动,街面上,流传着许多首美货月饼的歌谣。
千家万户,香饼盛设。倘用美国面,饼自不洁。花旗之面,中华之血。人吃不甘,神鉴不屑。
注释:①《国语·周语上》:“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於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韦昭注:“礼,天子搢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於东门之外,然则夕月在西门之外也。”;《周礼·春官·典瑞》:“以朝日”。郑玄注:“天子当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史记·孝武本纪》:“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朝朝日,夕夕月,则揖;而见泰一如雍礼。”裴駰集解:“应劭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拜日东门之外,朝日以朝,夕月以夕。”②《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这是仲秋说法最早的记载。③唐朝《宫卫令》规定:每天晚上衙门的漏刻“昼刻”已尽,敲“闭门鼓”;每天早上五更三点后为“开门鼓”。这期间在城里大街上无故行走的,触犯“犯夜”罪名,要笞打二十下。④张九龄《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⑤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⑥《西湖游览志余》: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⑦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食》罗列了很多蒸作的食品:荷叶饼、羊肉馒头、菜饼、月饼……⑧《明宫史》: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⑨《宛署杂记》: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馈,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⑩许凯《明代物价研究》2010:“大约每米一石定价五钱,正月石银七钱”彭信魏《中国货币史》:每金背八文,准银一分,火漆、旋边各十文准一分。洪武等项与前代旧钱,各十二文准一分,相兼行使。
我是《精彩源于创造》一位三个男孩的爸爸,也是一个重组家庭,在企业任职高层管理,很善于把在企业20多年的综合职场管理经验应用于家庭育儿,让孩子赢在终点线,很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育儿心得经验,欢迎大家一起相互学习、探讨!}
相关文章
- 香港元朗荣华新品发布 好味传承引领饼食潮流
- 制作月饼迎中秋智凡迪月饼
- 月饼盒妙用多-搜狐新闻
- 天易经开区:产城融合新高地 三十而立再出发
- 月饼“轻装”上阵掀节俭风 散装月饼受市民欢迎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21+627
- 哪种鲜肉月饼会成新网红?蟹黄鲜肉、大虾芝士等新款各有拥趸
- 自制月饼时尚新鲜 个性化月饼模具网上俏销
- 【月饼专项】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抽检:126批次样品均合格
- 月饼“抢鲜”上市刮起“生椰风”!减糖、无糖月饼也火了
- 表情包迎来40岁生日:何以成为“沟通之盐”?
- 中秋节吃月饼这些事情你必须要知道咋选择?如何吃?怎么存?
- 月饼“瘦身”“轻装”上市
- 广州组团参加2022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5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集体亮相
- 主打优质月饼 传统口味再升级 江西滕王阁月饼你pick哪款礼盒
- 广东出手遏制“天价”月饼!重点监管单价超500元盒装月饼
- 花好月圆庆中秋 冰皮月饼巧手做
- 世界美食10大纪录你见过2800斤一个的包子吗?
- 自制月饼 喜迎中秋月饼的描述
- “公认好吃”的月饼有哪些?五仁月饼意外落榜这4种很多人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