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滇式月饼

滇式月饼

桂林本土月饼用“真心”让传统美食回归本源

中国月饼网2023-01-09滇式月饼lnm月饼
蒸汽月饼,lnm月饼,龙华月饼,桂林本土月饼用“真心”让传统美食回归本源,蒸汽月饼,lnm月饼,龙华月饼随着中秋节的临近,节日的气氛也越来越浓,月饼的销售市场又火热了起来,各大商超纷纷将月饼摆放在显眼位置。,

桂林本土月饼用“真心”让传统美食回归本源

桂林本土月饼用“真心”让传统美食回归本源,

  蒸汽月饼,lnm月饼,龙华月饼随着中秋节的临近,节日的气氛也越来越浓,月饼的销售市场又火热了起来,各大商超纷纷将月饼摆放在显眼位置。

  尽管距离中秋还有半个多月,但月饼已经在各大商超上架了,过节的气氛已经渐渐浓郁了起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中明确规定: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包装不得超过三层,不得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销售盒装月饼,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其他商品;也不得以礼盒等形式将月饼同其它产品混合销售等。

  市场上的众多品牌中,也不乏本土月饼的身影,像大家熟知的棉纺厂月饼、金顺昌月饼等,也获得不少市民的欢迎。

  日前,在老桂林人的推荐下,记者找到了之前一直在棉纺厂制作月饼的谢林秀师傅。上世纪80年代,初到棉纺厂的谢林秀被安排到了食堂的面包组工作,经过严苛的考核,她突出重围留了下来。自棉纺厂面包组的人员稳定后,该食堂的糕点产销逐渐提升,其中的月饼卖得更是相当火热。

  “到了中秋节前夕,就开始有很多人来排队买月饼,我还遇到过凌晨就来排队的人。”谢林秀回忆,当时他们做的月饼非常受大家的欢迎,很多人到现在都找她买月饼,一买就是几十年。

  这段时间,谢林秀又开始忙着做月饼,每天早上5点半左右她就开始忙碌,直到晚上10点左右才能休息。为了帮母亲分担一些辛苦,每年的这段时间,谢林秀的女儿都会过来帮忙,谢林秀的女儿说,她母亲已经退休快10年了,但是为了大家能吃到记忆中的月饼味道,所以一直坚持做这件事。

  记者注意到,谢林秀做的月饼仍保留油纸包装的习惯,而且售价都相对亲民,最贵的礼盒都是比较精简的,且售价便宜。谢林秀说,只有坚持月饼的品质和标准,这样的老味道才能深固在老顾客们的心中。现在她的月饼卖到了全国各地甚至国外,让身在异乡的桂林人品尝到记忆中的老味道,是让她感到最骄傲的事情了。

  同样坚持做月饼30多年的金顺昌也是本土的老品牌之一,这段时间在各大商超及门店都能看到金顺昌月饼的身影。作为桂林本地优秀的食品企业,金顺昌如今已家喻户晓,成为了中外游客购买土特食品的首选品牌。此前,金顺昌牌月饼连续三届荣获中国月饼节“质量信誉产品”,并连续5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知名月饼”。金顺昌月饼的匠心品质,受到市民的喜爱,也成为了老百姓们中秋佳节的选择之一。

  中秋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以月之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月饼作为传统节日的应时食品,由于各家月饼厂家争相在包装上绞尽脑汁,包装豪华的“天价”月饼屡见不鲜。过度包装导致商品价格虚高,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与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背道而驰,与传统文化本源异化脱节。所以只有当月饼脱掉浮华的外衣,回归团圆、思念的传统内涵,才能让传统美食回归本源。

  住在瓦窑附近的熊先生说,华而不实的包装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用,之前过完节经常在垃圾桶看到一大堆被丢弃的月饼外包装,这是资源的一种浪费。他更倾向于品质好的月饼。

  每年到了中秋,熊先生家都会买本地月饼吃,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对过去时光的一种怀念,也是一种“仪式感”。

  熊先生今年70岁了,在还是小伙子的时候,他就开始吃棉纺厂的月饼了。有一年中秋,他们同学一行一起到荔浦郊游赏月,在出发前,他们特意到棉纺厂排队买了月饼,这让他特别难忘。

  熊先生的孩子也是吃着这个月饼长大的,虽然现在已经在南宁定居,但每年到了中秋前,熊先生还是特意从南宁回桂林买月饼带过去。对于熊先生的孩子来说,这是不亚于桂林米粉的家乡味道。

  这一次,熊先生又买了好几斤月饼,还特意买了油纸包的月饼拿回家给他母亲尝,“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东西都能买到,但是曾经抚慰心灵的传统老味道不一定能买到。现在吃的是一种情怀。”熊先生说。

  市民廖先生说,以前每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块钱,要养一家人,中秋买月饼也是一种奢侈,现在的月饼种类虽然更多了,但吃到老味道的月饼是一种跨越时代的幸福感,能让他重新感受到曾经美好的中秋佳节。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