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小伙在苏丹的第十个中秋:最想念妈妈的猪油月饼
常德小伙在苏丹的第十个中秋:最想念妈妈的猪油月饼
常德小伙在苏丹的第十个中秋:最想念妈妈的猪油月饼,项城月饼,做饭月饼,月饼标贴制饼、压模、刷蛋液……9月21日上午,蓝山县一月饼店工作人员正制作月饼。 梁利 摄
临近中国的中秋节,身在非洲东北部苏丹的杨鑫华最近情绪很低落,因为他真的很想家。“一转眼十年过去,时间过得真快。”这是他在异国他乡过的第十个中秋,这个一米八的壮汉,在QQ签名上写下这一句“说说”, 唏嘘时光易逝。
“最想念的,是小时候妈妈做的手工月饼,现在吃不到那种味道咯。”杨鑫华说,中国与苏丹有近6个小时的时差,每次过节他都无法准点为家人送去节日祝福,只能在无数个夜晚仰望明月,遥寄相思。
杨鑫华是一名建筑工程师,在中国建筑工程公司任职。2008年,30岁的他首次前往国外项目工作,今年6月满40岁的他,迎来了自己漂泊的第10个年头。
“为什么要出国工作?因为想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杨鑫华透露,自己出生于常德的一个小山村,父亲肺结核身体不好,母亲喂猪务农养大了他和哥哥,供他上学时更是欠下外债。
参加工作后,他拼命工作赚钱,先是还债,然后将家里的泥砖房修成了小楼房……2008年的夏天,公司有几个国外的工作岗位,薪水要比国内高,杨鑫华便提出了申请。“就想让家里人好过点,自己也能存点钱结婚。”他笑称,这些年去的都是非洲荒凉的沙漠,工地条件艰苦,网络都没有,常觉得孤单难耐,只有在回忆家人的时候,才有几分安心和勇气。
“妈妈做的猪油月饼,是我最喜欢的味道。家里有个月饼模子,上面有一个‘福’字。”杨鑫华回忆,做月饼之前,妈妈会把糯米泡软,用石磨推成粉,然后趁着天气好晒干。
要做月饼了,先把木质的大门下下来,用两个板凳搭起来,这是简易的“工作台”。然后把红枣、花生、胡椒等剁碎,这是“五仁馅”,偶尔也用蒸熟的南瓜拌白糖作馅料。晒干的糯米粉调水打湿,揉搓到不再粘手,取出一团,中间放上馅料,放进已经擦好了猪油的月饼模子,紧紧地压平,一个印着“福”字的月饼就初步做成了。
然后,妈妈会在月饼上撒点芝麻,涂上猪油,放到炭火炉子上烤,焦黄香脆的月饼就熟了。“猪油烤得喷香的,很远很远都闻得到,让人口水一直流。”
杨鑫华说,苏丹不过中秋,吃不到月饼。今年中秋,他和工友们决定自制月饼过节,并计划组织一个“赏月晚会”。“在中秋之夜,唱首歌或念首诗,寄一缕思念与祝福给明月。”杨鑫华说。
相关文章
- 近20位“老外”学制广式月饼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 半块月饼 -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向浪费说“不”让月饼更有传统味
- 高校食堂推出“黑暗料理” 西红柿炒月饼卖1元被一抢而空
- 糕点品牌排行榜 2022年糕点十大品牌排行榜
- 浙江宁波星级饭店频遭月饼厂家商标抢注
- 郑州市民吃月饼吃出“一套房”月饼盒里现房产证
- 高校定制月饼有多卷口味、颜色、造型各具巧思
- 四川泸定地震受灾群众中秋节吃上来自陕西慈善的月饼
-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
- 明日方舟人气月饼大比拼结果公开 北方博士完全无法理解酥皮月饼
- 线上价格监测 月饼种类层出不穷不同品牌价格各异
- 江门海关助力“广式月饼”扬帆出海
- 中秋将至月饼“抢鲜”上市!这些口味最受欢迎 ↓
- 添加剂少六成 月饼保质期变短水果月饼难见影儿
- 尹志明:想起矿山当年“老月饼”
- 敦煌博物馆联袂必胜客“放大招” 中秋来吃“敦煌月饼”
- 中医药大学药膳月饼来了参考老方子网友:好高级 北晚新视觉
- “这人有猫饼!月圆之前必须抓住他!”
- 入秋后的第一个酥饼你做成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