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月饼资讯

月饼资讯

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月饼市场与消费趋势调查报告

中国月饼网2023-05-08月饼资讯月饼diy图片
月饼名字的来历,月饼diy图片,传统月饼有哪些口味,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月饼市场与消费趋势调查报告,月饼名字的来历,月饼diy图片,传统月饼有哪些口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月饼市场销售规模已超200亿元,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国民对传统节日

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月饼市场与消费趋势调查报告

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月饼市场与消费趋势调查报告,

  月饼名字的来历,月饼diy图片,传统月饼有哪些口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月饼市场销售规模已超200亿元,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国民对传统节日重视提高,走亲访友的需求将继续复苏,预计2021年中国月饼销售规模将达218亿元。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消费也呈现出新的特点,2021年中国月饼消费自吃需求增多、送礼需求相对降低,保证月饼味道与品质,将成为月饼品牌持续发展的立足之本。从月饼制作企业来看,主要有餐饮企业布局食品生产业务、烘焙企业推出应季产品与以借势营销为主要目的的跨界品牌三种企业。总体而言,在市场竞争加剧、月饼消费需求变化等因素推动下,中国月饼市场将会朝着规范化、口味持续创新、包装风格本土化等方向发展。(《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月饼市场与消费趋势调查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60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月饼销售额从2015年的131.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05.2亿元,呈现上升趋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月饼作为中秋节必备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民众对于传统节日重视程度的加深,消费者对月饼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将推动市场持续扩大。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超过8成的消费者表示今年中秋会选择购买月饼,与去年相比,66.1%的消费者购买月饼的意愿不变,11.2%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提升。近4成消费者会因为口味独特而购买月饼,对于不同口味的产品有着更高要求,未来月饼口味创新化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近6成的消费者表示偏好中国风的月饼包装,近年来国潮风气渐盛,中国元素仍将是未来几年月饼包装设计的主流趋势;超7成的消费者购买月饼目的是自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保证月饼的味道与品质,才是品牌长久持续发展的立足之本。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9成的中国消费者对传统节日中秋节认可度高,9.5%表示出对中秋节的审美疲劳。在食用月饼意愿方面,74.2%的中国消费者认为中秋节要吃月饼。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国民教育水平的提升和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强,人们对于蕴含着家国团圆梦的中秋节和中秋传统的重视,是“月饼经济”生命力的源泉。

  数据显示,中国月饼销售额从2015年的131.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05.2亿元,但增速持续放缓。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近年来民众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疫情防控常态化后走亲访友需求复苏,对月饼的消费需求持续增加,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各月饼品牌为适应多样化市场需求的创新,未来中国月饼市场前景广阔,行业总体规模将保持上升态势,预计2021年中国月饼销售规模达218.1亿元。

  数据显示,2021年线下商超和网上订购仍是消费者最为偏好的购买渠道,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月饼网上订购渠道占比提升。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月饼消费的线上化趋势仍在持续,线上销售打破区域间地理限制,跨区域尝新成为众多消费者的爱好,这也为月饼品牌提供了发展良机,可以突破地理界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月饼品牌。

  数据显示,2020年中秋节期间,苏州稻香村、华美和五芳斋线上销售份额、线上旗舰店销售份额均位列前三,其中苏州稻香村以28.1%与22.6%的份额占据第一。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传统月饼品牌顺应趋势,实施“互联网+”战略,积极布局线上渠道,有助于月饼品牌扩大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广式月饼最受市场欢迎,占比超过5成,其次是苏式月饼(36.1%)和京式月饼(34.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然不同地区的月饼风味各异,但由于可以通过线上渠道购买月饼,消费者也可以品尝到其他地区的风味月饼,比如超过6成的东北用户偏好京式月饼。

  数据显示,近4成消费者更偏好新式口味的月饼,近3成偏好传统口味。但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月饼口味的偏好不同,其中,33.3%的青少年偏好特殊口味的月饼;超过4成25岁及以下用户偏好保健口味;超过5成的50岁及以上的消费者则偏好五仁、莲蓉等传统口味月饼。可见,保健口味和特殊口味月饼的受众仍以年轻消费者为主。

  总体来看,中国消费者最关注月饼包装的材料和造型,比重分别为55.6%和52.8%。但不同的月饼消费场景下,消费者对月饼包装的关注因素不同,比如送礼场合消费者会更关注包装的造型,以提升礼品的档次或表达送礼者的诚意;而在购买月饼用于个人或家庭食用的场景,消费者则最关注月饼包装的材料,这就会对环保材质、轻量包装材质的要求更高。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过8成的消费者表示今年会选择购买月饼,仅有5.1%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不买。与去年相比,66.1%的消费者购买月饼的意愿不变,11.2%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提升,可见消费者购买月饼的意愿较高。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总体相比于2020年,2021年中国消费者在月饼消费上的购买预算更高,预算在100-199元的占比提升了7.4%达27.5%,在200-299元之间的占比提升了6.5%达33.3%,而预算在99元以内的占比下降至12.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近年来象征团圆的中秋节已成为国民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购买预算的提高将持续推动月饼市场增长。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分别有43.7%和40.2%的中国消费者表示看需要和会购买过度包装月饼,购买理由主要是为了送礼。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近年来月饼“过度包装”现象依旧存在,消费者看似掌握了月饼消费的主动权,但仍受困于一些“人情社会”的送礼陋习,消费者只能一边吐槽贵一边无奈地买。遏制月饼过度包装需要相关国标的重新修改、相关部门的监察和宣传部门的宣传三管齐下。

  对于中秋节后剩余月饼,当做日常零食和早餐食用是中国消费者主要的处理方法,分别占比63.5%和24.4%,40%的西北地区中国消费者选择把月饼当成早餐食用,而74.5%的华北地区中国消费者倾向当日常零食。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剩余月饼处理方法与当地饮食习惯有关,节后当作日常零食的大趋势也推动月饼企业走起“迷你”路线,以“刚刚好一次吃完”为追求,推出迷你月饼迎合市场需求。

  月饼在中国是以时令产品的形式存在,目前主要有餐饮企业推出食品生产业务、烘焙、糕点企业和跨界品牌推出应季产种时令性产品三种模式,由于周期性突出,是较难做出新品牌的赛道,通常情况下在从事月饼相关业务的企业中月饼业务都以“子业务线”的模式存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对食品安全最基本的要求。近年来国家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执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同时完善行业标准和规定,规范相关月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往年中秋月饼食用情况上,仅有34.1%的消费者会吃完月饼,剩余的消费者表示要么吃了一部分,要么没吃或剩很多。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大环境下,月饼市场防止浪费的风潮也将兴起。一方面是消费者为了避免浪费会选择更小规格的月饼,另一方面商家也会响应国家“反对浪费”的呼吁,并顺应消费者需求,推出小规格的月饼,未来“点心化”的月饼将会更受市场欢迎。

  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月饼市场与消费趋势调查报告》,查看高清完整报告及更多相关行业数据可登陆下方链接: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