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盒装月饼价格整体低于往年
今年盒装月饼价格整体低于往年
今年盒装月饼价格整体低于往年,月饼粉属于,无月饼模具,秋兰月饼新京报讯 (记者陈琳)中秋节即将来临。9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第三季度例行发布会,主题聚焦“遏制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于军介绍,总局提前部署开展月饼价格监督检查,同时对全国盒装月饼价格进行监测。今年盒装月饼价格整体低于往年,单价500元以上盒装月饼相比往年大幅减少。截至目前,全国共检查酒店、商超等市场主体81565家,月饼平均售价157元一盒。
象征着团圆、寓意着美满的月饼,寄托着阖家团聚的美好愿望,是中秋节必备的节令食品。但近年来,市场上有些月饼越卖越“天价”、包装越来越奢侈。于军表示,这些现象不仅与绿色低碳发展背道而驰,与传统文化本源异化脱节,甚至可能存在侵蚀党风政风的风险。
今年5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以下简称修改单),并已于8月15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将月饼的包装层数从最多不超过四层减为三层,必要空间系数从12降为7,要求100元以上的产品,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不超过15%,包装不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月饼不与其他产品混装。修改单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全方位推动标准宣传和贯彻,开展执法人员培训,指导月饼生产和流通企业尽快执行标准。
8月10日,总局印发《关于集中整治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和蟹卡蟹券等问题的通知》,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在全国范围内扎实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整治。
于军介绍,此次共抽查了广东、河南、安徽、上海、北京、辽宁等9个省(市)31家企业生产的38批次产品,依据修改单有关规定,重点对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等项目进行了检验。经检验,抽查批次合格率为97.4%。有1家企业生产的1批次产品不合格。本次抽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生产企业执行月饼过度包装国家强制性要求不到位,从而产生了包装空隙率不合格问题。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加强线上线下督查,遏制“天价”,让“瘦身”月饼重回百姓餐桌。围绕舆情反映集中的商超、酒店、平台开展重点执法检查和行政指导,查处违法行为。向1229家电商平台发送了《关于规范中秋期间网络销售月饼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平台严格落实公告要求,完善平台交易规则,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的盒装月饼销售活动监督。组织各地网监机构加强中秋期间网售月饼行为的监测监管。
修改单自8月15日实施,对8月15日之前生产的不符合修改单要求的包装商品,在8月15日后如何处理?
“客观地讲,今年的中秋节对于月饼来说,存在‘双标并存’的情况。”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副局长况旭介绍,修改单明确规定“适用于月饼、粽子的条款实施日期为2022年8月15日,实施日期前生产的月饼和粽子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
但因为月饼基本是提前备货,很多是8月15日之前生产的,这些月饼可以销售到保质期结束。不过他表示,虽然这些月饼可以不适用修改单的要求,但也并不意味着就对过度包装没有约束,因为它仍然要符合GB23350-2009版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的要求。所以,市场上可能会出现适用上述两种标准的“双标并存”现象。
修改单发布后,市场监管总局如何开展标准实施宣贯,下一步有何计划?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将进一步完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000061)限制过度包装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围绕果品等重点食用农产品,分类对包装层数、包装空隙率等要求进行规范。修订完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相关领域绿色包装要求等推荐性国家标准,更好实现标准衔接配套,为推动各行各业减量包装、绿色发展提供标准支撑。
刘洪生介绍,针对月饼和粽子过度包装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在5月份发布修改单,随后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月饼生产、流通、执法等各环节的不同主体开展宣贯工作。面向月饼生产企业及包装企业召开标准宣贯会,第一时间详细解读标准要求;组织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召开月饼头部企业座谈会,督促头部企业在月饼新包装设计加工中严格执行新标准。
针对流通企业,组织指导京东、阿里、拼多多、抖音等4家电商平台,以及中国饭店协会、中国酒店用品协会和7家酒店,代表行业和酒店发起“限制过度包装 倡导绿色消费”的倡议,引导流通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严格执行标准,商品过度包装。
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副局长张正明介绍,目前月饼市场总体规范有序,大多数盒装月饼单价在200元以下,较为贴近市场需求,但仍有个别企业采取多种方式炒作月饼价格,“天价”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少数高档酒店为满足特定客户群体需求,提供专门定制,成本、售价较高。还有一些商家对月饼过度包装;少数商家在月饼中添加鱼翅燕窝等珍稀食材,有的将月饼与高档茶叶、高档烟酒混合销售,推高价格。“天价”月饼购买者多数是为了“送礼”,追求面子,往往觉得“越贵越好”,既造成铺张浪费,也暗藏“”问题。
他表示,月饼虽然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自主定价,但自主定价不等于随意、任性定价。经营者定价要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遵循公平、合理和诚实信用原则。今年4月总局修订《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6月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就是要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进一步加强价格行为监管。8月初总局印发“天价”月饼集中整治通知,对价格行为的检查是重要内容之一。近期总局还在京开展了联合检查。
针对部分平台存在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特别是社会热议的“标价499元、运费600元月饼”,加强对平台的行政指导,督促履行主体责任,强化整改落实。
况旭介绍,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行为,早在2009年就制定了国家强制性标准,但对于违反标准的过度包装行为,很长时间都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责任。《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虽然都有对商品过度包装的禁止性规范,但没有设定法律责任。
2020年9月1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实施后,相对明确了法律责任和责任部门。该法第六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避免过度包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过度包装的监督管理。
该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生产经营者未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是法律首次对违反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的违法行为作出明确的法律责任规定,体现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惩治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
他表示,目前,市场流通的月饼在包装层数、包装空隙率以及包装材质等方面与强制性标准符合性执行得较好,问题主要集中在混装上,即月饼与其他商品特别是高价商品混装。“销售主体主要集中在高档酒店、大型宾馆以及部分平台私售,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监管和执法的重点。”况旭说。
●少数高档酒店为满足特定客户群体需求,提供专门定制,成本、售价较高。还有一些商家对月饼过度包装。
●少数商家在月饼中添加鱼翅燕窝等珍稀食材,有的将月饼与高档茶叶、高档烟酒混合销售,推高价格。
●不健康的消费理念。“天价”月饼购买者多数是为了“送礼”,追求面子,往往觉得“越贵越好”。
●完善制度规则,做到执法有据。今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修订《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6月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
●部署执法检查,做到全面覆盖。8月初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天价”月饼集中整治通知,对价格行为的检查是重要内容之一。近期总局还在京开展了联合检查。月饼价格违法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二是实施虚假促销、虚假折扣涉嫌价格欺诈,均已依法立案查处。
●加强行政指导,做到协同共治。针对部分平台存在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特别是社会热议的“标价499元、运费600元月饼”,加强对平台的行政指导,督促履行主体责任,强化整改落实。
●突出监督抽查工作重点。从生产、流通两端入手、共同发力,有效发挥监督抽查震慑作用,倒逼企业守信经营。
●完善监督抽查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即抽、即检、即报告、即处置”,不断提高抽查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强化监督抽查结果处置。将抽查结果全面及时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务实做好企业技术帮扶。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
相关文章
- 月饼?“馅儿”饼!月饼表达爱
- 一块月饼让我记忆一生这不是虚构的故事是自己的真实经历
- 央视的审美不会让人失望“冰皮月饼队”上演国风走秀气质绝了
- 你知道的五仁月饼是真的五仁月饼吗
- 【月饼·送人】89元享徐福记月饼礼盒
- 又至中秋丨“我是一个穿越千年的月饼”
- 百年饼模珍藏亲情记忆
- 记者调查发现线上市场仍有高价月饼
- 广式、苏式月饼界两大“顶流”首次携手你再也不用pick啦!
- 来上海旅游必买的3样美食伴手礼经典传承每一样都好吃到爆
- 上海哪家月饼最好吃?吃货团鲜肉月饼试吃报告火了
- 丰收节里看龙居|白玉酥皮藏乾坤 龙居月饼喜过节
- 【我们的节日】中秋月饼市场销售火爆(图)
- 9月11日 经济信息联播
- 品月饼赏演出 丹棱大雅堂今夜“秋味浓”
- 今年中秋 新雅月饼请你品味“家的味道”
- 厉害了!吴川开粤西最大月饼工厂了占地三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
- 知见录月饼杂谈胡一峰
- 告别“虚胖”菏泽月饼市场返璞归真
- 澳媒:中秋月饼在澳大利亚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