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曾是两乡上海老字号月饼以创新“出圈”
明月何曾是两乡上海老字号月饼以创新“出圈”
明月何曾是两乡上海老字号月饼以创新“出圈”,掉渣月饼,惠州五仁月饼,凯宾斯基月饼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源起于“赏月”,而月饼是有着“天涯共此时”美好寓意的节令食品。
在上海,不少中华老字号都有拿得出手的月饼品类,比如杏花楼的玫瑰豆沙月饼,排名食客最爱榜首;德兴馆的鲜肉月饼在街头飘香。前两年,一些老字号月饼纷纷联手国际品牌推出联名款,甚至出口海外市场,更将这一中华传统美食及其蕴含的文化广为传扬。
为更好满足新需求新口味,很多老字号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潜心于创新,杏花楼推出奶茶饮品口味月饼,第一食品则与“斜桥榨菜”推出榨菜鲜肉月饼。
月饼破圈,引流的不仅是年轻人,还有生活、工作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里的“异乡人”。明月何曾是两乡,月饼,这一寄情于物的传统美食,也在这个秋日传递了珍惜当下的生活哲学。
六年前,美国人冯广晟飞抵上海的那天,恰好是中秋节。身边所有人都在谈论节日计划与月饼,那一刻也激发了他对这一节日的好奇。作为美食爱好者,他开始品尝各式月饼,后来这也成为他每年对中秋佳节的期待。
掰开一小块月饼放入口中,瓜子仁、杏仁等五种果仁在舌尖发生“化学反应”,吃遍各类月饼的荷兰人艾瑞克却是第一次品尝这经典的五仁口味。这也勾起了他的回忆——“这与我家乡一款混合着坚果的糖果颇为相似”。
勾起老外们对家乡记忆的,正是杏花楼的“四大金刚”经典款口味,五仁、莲蓉、椰蓉、豆沙。经典的味道留住了记忆,但老字号还与热门元素结合,推陈出新,圈粉年轻人。比如,黑白相间的生椰拿铁,印上寿桃图案的白桃乌龙茶,绿油油的牛油果核桃仁,以及帕尔马火腿等口味,切中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破圈尝试,也让商家收获颇丰。每年,杏花楼靠卖月饼有6亿元的营收;而整个8月,上海德兴馆鲜肉月饼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比增长近47%。
上海德兴馆外卖窗口,冯广晟买下两盒热腾腾的月饼,准备拎到朋友家里。“每年中秋就是我和朋友的赏月会,我们分别带上好吃的月饼,一起聊聊天。”
唇齿留香间,月饼打开了“异乡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更拉近了他们与城市的距离。
不同于往常,艾瑞克今年中秋节向家人微信群中发去了老上海口味的月饼图,还配上了节日问候。当他听说了杏花楼百年历史故事后,不禁感慨:“月饼背后的隽永故事,让吃月饼这件事变得更有意义。”
如今,他入乡随俗,与远在海外家人亲朋诉说思念,但更多的是与在上海的“小家”举杯共欢。来上海5年,他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现代化与活力,也将这里视为“第二故乡”。
相关文章
- 五仁月饼“翻身” 跻身最受欢迎的三大口味之一
- 月饼文案吸引人的句子 月饼那些比较吸引人的文案
- 震惊了!2398元礼盒里没有月饼疑似借势营销这些套路你怕了吗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市场监管局抽检糕点20批次均合格
- “无糖月饼”真能敞开吃吗?
- 床单T恤衫、纸盒艺术品 在衣食住行中获得“环保”的惊喜
- 月饼刺客还是来了!元宇宙天价月饼惊现 叫价数万元
- 中秋吃月饼有讲究什么时候吃最健康?
- 话中秋(二):与月饼、团圆相关的故事和传说有几多?
- 中秋少油无糖又好看的月饼在家做简单又健康老人吃也很棒
- 浓情中秋童欢乐 北宅成教月饼培训走进洪园幼儿园
- 月饼行业发展现状如何?一文读懂月饼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销售规模及竞争格局
- 数说中秋中秋月饼消费数据发布“老月饼”销量同比上涨79%
- 「馅料教程」中秋节福利第一弹!自制芋泥月饼馅
- 重庆月饼节:月饼素颜上阵掀起节俭风散装月饼最受市民青睐
- 节前走访北京月饼市场:月饼“减负”新中式点心加入销售热战中秋行情分层明显
- 吃完的月饼盒不要直接扔留下来改一改能有大用处
- 新消费观察|传统口味、低糖健康、平价礼盒成今年月饼消费新趋势
- 中秋京城消费稳中有升
- 吉林省辽源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42批次 全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