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广式月饼

广式月饼

精美月饼信手做:糕饼模具收藏家的民俗情怀(组图)

中国月饼网2022-11-19广式月饼川蜜月饼
红星月饼,川蜜月饼,月饼与白酒,精美月饼信手做:糕饼模具收藏家的民俗情怀(组图),红星月饼,川蜜月饼,月饼与白酒中秋将至,又到了吃月饼的时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包装精美的月饼礼盒,但是家家户户打月饼的

精美月饼信手做:糕饼模具收藏家的民俗情怀(组图)

精美月饼信手做:糕饼模具收藏家的民俗情怀(组图),

  红星月饼,川蜜月饼,月饼与白酒中秋将至,又到了吃月饼的时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包装精美的月饼礼盒,但是家家户户打月饼的情景依然是许多人记忆深处难忘的往事。打月饼使用的饼模作为糕饼文化记录者逐渐成为收藏品。今年58岁的王来华是天津市知名社会学者,在他十几平米的办公室里放满了各种饼模。图为王来华教授展示他收藏的最大的饼模。(新华网张博摄)

  王来华教授的办公室只有一条过道,其他地方都堆满了书和饼模。书柜上堆放着几十个装满模子的纸箱。瓷的、陶的、木头的;圆的、方的、长条的这些雕工精美的月饼模子宛如一件件艺术品,散发着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图为王来华教授平时办公和研究饼模的办公室。(新华网张博摄)

  王来华顺手拿起一个模子讲了起来,他说这里面最大的直径近半米,最小的还赶不上一个小指肚。过去家家户户制作月饼都是使用月饼模子来完成的。儿时亲手做月饼的画面他仍记忆犹新。如今,大多数人家早就不像以前那样热心地自己制作月饼或其他糕饼了。传统饼模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这上面记录的文化却不会消失。图为王来华教授展示一块山西省的饼模。(新华网张博摄)

  20多年时间,王来华收藏了从明嘉靖至今6000多块月饼模子。藏品中,不但包括山东、山西、福建、天津等20多个省市的饼模,甚至还包括日本、朝鲜等国家的饼模。带着对月饼模子的喜爱和执着,他在全国各地“淘”宝。有时会为了一个模子跑上一年半载,甚至三四年。图为福建闽南地区的果印。(新华网张博摄)

  糕饼模具从表面上看就是做饼的工具,但实际上它纹饰很丰富,加上雕刻技术的展现,糕饼模具已经形成生活中一种木板文化,它非常丰富,从全国各地看糕饼模具的叫法是不同的,做出来的饼和糕名称也不一样,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不同民族民俗生活的丰富性。图为湖北黄石地区的饼模。(新华网张博摄)

  总的来说用糕饼模子做点心有三个主要用途。一个是作为贡品,用于祭祖、拜神;第二是作为礼品,河北黄骅,广西钦州等地在孩子们结婚或老人做寿时,会用模子刻一些东西,作为礼品相送;第三就是食品。图为湖北黄石地区的饼模。(新华网张博摄)

  这些雕刻精致的月饼模堪称民间工艺品,月饼模图案、形状的变化,一方面体现的是制作工艺的多变,另一方面也是为区别月饼的不同馅料。在传统文化习俗中,嫦娥、玉兔、吴刚、桂树已成为中秋节的象征,也是月饼模最常见的图案题材之一。图为广西钦州地区的饼模。(新华网张博摄)

  月饼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北宋,苏东坡诗曰“小饼如嚼月,中有饴和酥”。因此月饼模的历史似乎也应追溯到宋代。但流传至今的月饼模多为明清时代,可能民间的月饼模多为木质,且多为杜梨木所制。杜梨木又称“杜木”,木质细腻无华,横竖纹理差别不大,适于雕刻,除用于制作月饼模外,更广泛用于雕刻家具和印章。图为一组糍粑印戳。(新华网张博摄)

  经过20多年积累王来华收藏了将近20个省份的糕饼模。从明代中晚期一直到民国,有五百年左右是糕饼模子使用的鼎盛时期,使用的相当广泛。糕饼模是对这些饮食文化的一种见证,王来华说将来希望自己的收藏可以有一个展示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了解渐行渐远的糕饼文化。图为陶瓷制作的糕饼模具。(新华网张博摄)

  王来华的收藏中,不仅有中国各地的糕饼模具,还有许多海外的模具。现在在日本流传下来的糕饼模实物,叫日本木型,或叫果子的木型,尽管这些模具根据日本的民族文化、地域做了很多改良,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痕迹,比如说寿字、春字,还有福字的使用。(新华网张博摄)

  由于收藏的糕饼模众多,王来华会在每一个糕饼模上做一个标签,记载木型、产地、价格等信息。图为王来华在模具底部的标签。(新华网张博摄)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