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传统、手工制作回潮:我家今年的月饼“平平无奇”
通讯:传统、手工制作回潮:我家今年的月饼“平平无奇”
通讯:传统、手工制作回潮:我家今年的月饼“平平无奇”,南宁卖月饼,新式月饼,吃月饼的描写中新网呼和浩特9月20日电 题:传统、手工制作回潮:我家今年的月饼“平平无奇”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已在中国延续了上千年。近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相较于前几年豪华包装、稀缺食材、高级品牌等噱头,今年,“平平无奇”的传统手工制作月饼回潮,颇受时下青年人的喜爱。
“公司每年中秋节都会发月饼,制作精美包装好看,之前几年还上过热搜。但我就是不爱吃。”庞达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今年他把公司发的月饼转手卖掉了,这几天正在等妈妈从老家寄来的传统手工月饼。“中秋不回家,更想念家乡的味道。”
清水河县的五仁plus月饼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境内小有名气,它的馅料在传统五仁中又增添葡萄干、青红丝、果干等配料,清爽丰富的口感让这个小县城的月饼坊在这个中秋节前夕“爆单”。
“中秋节前一个月就开始接订单,有外地的,也有当地的。每天早起四五点钟起炉,和面、拌馅、脱模……一天卖成百上千个不在话下。”永富是清水河县当地有名的打饼师傅,他自豪地告诉记者,这门从老父亲手中传承下来的手艺从未变味儿。
焦黄松软、绵甜悠长、油而不腻……具有260多年历史的丰镇月饼是内蒙古、山西、河北一带民众中秋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甚至入选《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我们坚持手工制作,就是想留住这个味道!”常三文是丰镇月饼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这门手艺从祖爷爷辈传下来,不变的是原料和制作,变的只是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现在,常三文的作坊里每天能做出1200斤左右的月饼,大都销往周边地区。“将一份平平无奇的美食做成中华文化,这是让我感到最幸福的事。”
“人们越来越实用主义,而且也越来越回归传统。”路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开了一家烘焙坊,“月饼”是她整个9月的主题词,每天和老公起早贪黑,最多的一天做了400余个月饼。她告诉记者,豪华礼盒、小众口味在今年都不太受欢迎。“我家月饼其实不太便宜,但是用料扎实、健康、纯手工制作。客户主要是30-40岁的女性,有一定购买力,也比较讲究生活品质。”
“五仁、板栗、黑芝麻等传统口味卖得很好,用于全家分享、拜月亮的‘大月光’月饼卖得也比往年多好多。”路伟分析说,人们都越来越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也越来越看重蕴含于月饼中的美好寄托。“不少顾客反馈说,要中秋晚上全家分着吃,讨一个‘全家团圆’的好彩头。”
“月亮不睡我不睡,我是人间小美味,还有玉兔小宝贝。”如今,不少都市女性都加入月饼制作大军。“80后”的李洋已经连续好几天下班回家后在厨房奋战到凌晨了。“人性的弱点就是不禁夸,自从烘焙技术被夸,熬夜也要做月饼。”
“我做的是无糖和低糖的五仁月饼。今年第一次尝试,每一炉味道都不太一样。”李洋告诉记者,今年她专门从网上买了工具和食材,最初只是想做给4岁的女儿吃,但如今却爱上了做月饼的过程。“有点停不下来。真的太解压、太治愈了。”
“大喜”是一只蓝猫,这几天的小零食已经从小鱼干变成了月饼。月饼外形很萌,饼皮上还印着“财猫双全”等吉祥话。
“同事亲手做的,我们几个养猫的小伙伴们都收到了。我自己还尝了尝,配料挺‘传统’,应该是肉松和鱼肉。”猫主人杨静告诉记者,因为国家倡导就地过节,中秋只能搂着猫过了。“大喜如今是我最亲密的家庭伙伴,春节就是跟它跨年的。同事这份礼物真的送到了我心坎里。”(完)
相关文章
- 中秋节来临月饼又搞怪:小龙虾和带鱼成月饼馅料
- 中秋节快到了自制2种口味月饼做法很简单大人小孩都爱吃
- 不走寻常路!星巴克为吃货专门推出五仁月饼!
- 半岛的中秋佳话已开启 奶黄月饼鼻祖今年发掘茶香奶黄新口味!
- 驻马店:传播真善美 传递正能量 做群众的“活雷锋”
- 一种简易月饼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 喜迎中秋节 巧手做月饼 青岛淮阳路小学开展中秋节实践活动
- 明日之后冰皮椰蓉月饼怎么做 明日之后冰皮椰蓉月饼制作方法详览
- 自制传统酥皮月饼做法 全程详细讲解 皮薄馅多酥香满口 酥得掉渣
- 逆市扩充2022年皇玥全香港门店已达30间古天乐任代言人
- 推荐一些好吃又口碑好的月饼
- 文创月饼“出圈”秘籍看博物馆和大厂怎么做
- 好物 年年卖断货的【黄金大月饼】来了8重口感软糯香甜会拉丝好吃到不舍得送人
- 蒋凡又没抢月饼郑州月饼招聘
- 好味知时节·团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视频】月饼上新点心有优惠!来广州北京路逛国潮消费节
- 月饼“瘦身令”下:礼盒曾经只要“高大上”现在便宜又实用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督导检查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等情况
- 中秋至每年到了这个团圆的日子妈妈都会做月饼一次20个倍好吃
- 北京地铁开展便利店试点经营 罗森、京东等品牌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