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广式月饼

广式月饼

一入秋这座江南城市的美又要藏不住了

中国月饼网2023-06-17广式月饼月饼进货价
月饼有啥口味的,月饼进货价,金华悦月饼,一入秋这座江南城市的美又要藏不住了,月饼有啥口味的,月饼进货价,金华悦月饼前阵子给大家安利了内蒙古秋天,那里藏着大自然中最浪漫的秋日景色,但现在去那边我肯定不推荐。一是错过了最佳观赏时间,二

一入秋这座江南城市的美又要藏不住了

一入秋这座江南城市的美又要藏不住了,

  月饼有啥口味的,月饼进货价,金华悦月饼前阵子给大家安利了内蒙古秋天,那里藏着大自然中最浪漫的秋日景色,但现在去那边我肯定不推荐。一是错过了最佳观赏时间,二是YQ还很严重。

  不往远的地方看,杭州隔壁就有一座城市,一样值得登上秋季必去榜单,它就是苏州。

  初春,坐一艘乌篷船来感受江南水乡的余韵悠长,夏天则被一碗苏式绿豆汤勾走了魂魄;

  小时候经常背诵一首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写的就是诗人在秋日夜晚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被眼前江南秋色所吸引而创作出千古流传的诗歌。

  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描绘的景色终究是在书里,苏州的秋天究竟有多美,还是需要我们亲自去一趟。

  在南方生活的这几年,我也看过乌镇,走过西塘,把江浙沪周边的江南城转了个遍,却还是对苏州情有独钟。

  单是想想几抹枫叶红、几点银杏黄、一阵桂花香,勾勒出一幅斑斓的秋季江南图卷,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

  除此之外,苏州人还将不时不食演绎到了极致。蟹黄膏肥的大闸蟹、糖炒栗子、桂花糖藕...各式各样的秋味,总觉得尝过之后今年的秋天才更完整。

  今天这篇文就跟大家具体聊聊苏州秋天怎么玩,我把值得逛吃的好地方都总结好了,大家直接跟着走不出错。

  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之下生活了太久,不妨就放慢脚步跟我来感受苏州的秋天吧。

  “天平红叶甲天下”,让无数游客为它前赴后继。依据往年的情况来看,10月末到11月初,是最佳观赏时期,时间有将近一个月,大家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前去观赏。

  这里汇聚了百余棵独特古枫香树,漫山遍野都是枫树红叶的海洋,层林尽染、红霞缭绕,好不壮观。

  天平山的赏枫点有很多处,望枫台、古枫林、白云古刹...都值得去,不过我最推荐的是这两个地方。

  苏州人向来都是讲究时令的,就连本地朋友跟我说每年只有看过了天平山的枫叶,这个秋天才算圆满。

  这里还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归葬之地,范成大、文征明、唐寅、乾隆等均来此到访,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也可以来此一探究竟。山南4公里处还有一处木渎古镇,可以一起游览。

  诗里讲“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寺以诗兴,诗以寺名,而秋天的寒山寺更是值得专程去一趟的。

  在本地人眼中,秋天始自寒山寺,阵阵凉意在古钟声中一起送达,顷刻间银杏叶黄了一大片,庙宇在大片金色的映衬下,别有一番秋日韵味。

  寒山寺可以说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以佛教为主体,以和合文化为核心。初次来寒山寺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寒山寺十二胜景。

  分别是山门夕照、普明宝塔、寒拾问道、和合祖庭、寒拾遗踪、千年钟声、古碑长廊、塔影伴楼、华夏诗碑、天籁响音、和合福道以及枫桥夜泊。

  听着寺庙的钟声,眼前看着银杏叶缓缓飘落,走在洒满落叶的寺院之中,瞬间汇成一幅绝美的秋季风景画。

  来苏州赏秋,园林也不能错过。留园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巅”著称的,游走在小桥流水与亭台楼阁之间,秋意就被展现地淋漓尽致。

  园内建筑布置很精巧,奇石众多,你大概需要预留2-3个小时,在这里慢慢走走逛逛。

  它是分为西区、中区、东区三个部分的,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则凸出山水、东区是建筑群。

  走在其中,景观丰富多变,穿过形形的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从室内向室外看山水时,仿佛每一扇窗都是一幅纯天然的画卷。

  每逢秋天,东部景区的桂花一定要去看看,就在“东园一角”的小院里,还没走到,就会闻到浓烈的桂花香,沁人心脾。

  无论哪个季节去苏州,我都要特地去拙政园走走,要说最喜欢哪个季节,还得是秋天。秋日的园林红枫似火,潭水清澈,行走其中,真的如痴如醉。

  园子很大,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东部是以“归田园居”的田园风格,大树、假山、草地,仿佛误入一处桃花源,而西部则是保留了清代的园林风格。

  我钟爱的是核心区中部,听说这里保留了明代遗风,景观和建筑也相对集中,秋日的景色也更为开阔。

  不过虽然细分了三处区域,但事实是进入园子里就不会管那么多了,曲折蜿蜒的小路、接连不断的景色,会把你一次又一次吸引去,哪个区真的不重要了

  除此之外,如果你工作感觉到疲惫,来到这里看景绝对分分钟治好你的精神内耗。

  苏博就在拙政园的隔壁,逛完拙政园可以顺路来看看。每到金秋时节,博物馆里就会飞来一只白鹭,今年它也已经飞到馆内恭候大家的到来了。

  贝聿铭也曾多次表示,自己众多作品之中,最爱的就是苏州博物馆。作为他的封山之作,博物馆中每一处角落,都倾注了他对苏州的爱恋。

  镇馆之宝是真珠舍利宝幢,整座宝幢上有着很多木雕,巧夺天工,十分精美;另一个是秘色瓷连花碗,秘色瓷是唐朝时期皇家御用的瓷器,极其珍贵。

  建议大家入园后租赁讲解器(20元)或者直接联系向导(记得带好身份证入园和租用讲解器都需要),这样不仅能够赏苏博秋色,也能够全面地了解博物馆的历史与文化。

  它仿佛是苏州秋天的明信片,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角落都会有不同的风景,就连东坡先生都把这里当作珍宝,说出“来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经典语录。

  虎丘在半山腰有一处剑池,是天然形成的,这里也是虎丘最神秘的地方,传说从上往下看,这池宛若一把平铺的剑。

  虎丘塔在山顶处,这是建于宋代的一座建筑,有7层,外观很精致,不过现在是进不去的,你可以在外面稍作观赏。

  来虎丘,最主要的还是欣赏登山的景致,红透天的枫树林,山中段的银杏树,都是这个秋天的浪漫限定。

  秋天的苏州少不了银杏,明媚的黄色将这座城的秋景拉到了极致,而看银杏的最佳去处,定慧寺绝对排名前三。

  大殿门前的两株银杏,树龄都超过了百年,一片金黄树叶洒落满地,秋意瞬间席卷全身。这里绝对是摄影师的快乐老家,随便咔两张都很出片的。

  定慧寺还会定期举行法事,当虔诚的信仰与秋日绚烂的色彩合二为一,瞬间就演变成了隆重的秋日童话。

  去完定慧寺还可以顺路去一趟道前街,这里也有美到封神的银杏落叶景观,也是不少老苏州来赏银杏的首选之地。

  道路南侧沿马路都铺满了银杏叶,是有那么点网红打卡处的意思,不过尽管这里车水马龙,每年还是有很多人过来拍照打卡。

  平江路算是一条来苏州必打卡的古街了,一条沿河的小路,是苏州城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是古城缩影。

  它藏在闹市之中,幽静古朴的平江路南起干将路,北达拙政园和苏州博物馆,一年四季都值得你去走走逛逛。

  而入秋后的平江路,小桥流水十分幽静,树叶逐渐变黄,阳光洒下来,还真让人感觉到了岁月静好。

  你可以随意走进一家咖啡馆,看一本书,悠哉悠哉地过一个惬意午后;也可以穿进老式民宅,看白墙黑瓦木栅花窗,角落间都散发着江南水乡的幽美;

  等到日暮降临,河岸两边的红灯笼就会纷纷亮起,它摇身一变又成为另一番模样。

  爱吃的人,想必每个季节都愿意跑苏州一趟。这座城市仿佛与自然达成平等契约,将不时不食展现地淋漓尽致。

  秋天来苏州,这些吃的是一定要尝尝的,去哪些店铺吃我也给大家一并po出来了。

  当你看到大街小巷处都有师傅拿着大勺,将栗子在锅中一遍一遍翻滚炒匀,便意味着苏州的秋天,来了。不少人还会特制桂花栗子,说栗子本身就散发着一种桂花的香气,是糖炒栗子的首选。

  一个个栗子被炒到爆开,空气中都是弥漫着甜蜜的气息。刚出炉的栗子很烫,等过了高温小心翼翼地一只一只剥开,一口吃下去,香甜软糯瞬间裹挟整个口腔。

  一缕桂花香、几分糯米甜再搭配上软糯的莲藕,传统的明火煮食把不同的食材特色完美交织,甜香氤氲,轻轻夹起一块还能拉丝,一口下去着实沁人心脾。

  如此丰富的口感,也让本地人对它偏爱有加。不过我身边外地朋友包括我自己,都只能浅浅尝一下,毕竟吃多了还是有点腻的。

  感觉苏州人一年四季都是爱糖芋苗的,而到了秋天,就将桂花洒入其中,给这碗小吃平添了几分秋色。

  芋艿的糯、藕粉的滑以及桂花的香,都在这一碗里集中展示,入口特别细腻又很香滑。

  桂花糖芋苗、桂花糖藕,这些小吃一般在苏帮菜馆中都能轻易找到,除此之外,还可以去小吃店和菜市场,那里藏着本地人的饮食原味。

  苏式糕点,是出了名的,各式各样糯唧唧的糕点吃个几天几夜都不带腻的,而且,不同时节也有不同的品种,秋天的话当属桂花糕。

  跟本地朋友打听了一下,听说每到桂花开的时候,不少苏州人都会把桂花摘下来放在罐子里,这就是为了做桂花糕。

  将采集好的桂花直接腌制或者磨成粉,拌在糯米粉里蒸一下,桂花糕就出锅了。外表看着松软,入口却十分有嚼劲,还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气,实在让人回味。

  “秋风起,蟹脚痒”,这个时候来苏州一定要吃大闸蟹,话说没有一只螃蟹能够从苏州的秋日中逃走的。

  每年秋天,让本地老饕排长队都要买的还有鲜肉月饼。听说市区的一家店面一天就能卖掉两万只,对于这块鲜肉月饼,苏州人对它是有特别的感情的。

  油酥做馅心,面粉做皮,包成一个大团子,再经过反复折叠,这样皮子包肉馅再经过高温烘烤,一层一层脱开就成为了苏式月饼的酥皮,轻轻一掰肉馅还能流出汁水。

  想吃到鲜灵灵的鸡头米,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它只有在夏末至深秋,上市短短两个月。

  鸡头米炒虾仁、鸡头米小圆子,都是秋天的应季佳肴。吃上两羹,感觉初秋的温柔和灵动都一起下了肚。

  枫镇大肉面,就是来自张继笔下寄托家国之忧的枫桥镇。为了这碗面,也是值得专程驱车前往的。就连《舌尖上的中国》都曾垂涎于这碗面,还给了它“清而不腻、装碗不脱水、不泼汤。“的极高评价。

  红汤面也并不是在白汤基础上加入普通酱油,而是五花肉经过很多个小时烧制焖出的酱汁,可以说精华都在这碗汤中了。

  我也是每次去苏州都被这碗面勾了魂儿的,看着肥嫩鲜美的焖肉、鲜滑的面汤,谁见了都香迷糊。

  如果不想专程去枫桥镇,在苏州市区可以去这几家试试看,都是本地人常去的店。

  写完这篇稿,我自己都心动了不知道多少次,已经打开聊天对话框在约朋友去苏州了。你们也知道的,江南的秋天不长,能抓住的时间只有那么一阵子。

  去赏银杏看枫叶闻桂香,慢悠悠地走在路上,再好好吃一嘴苏州的秋天,这个秋天就没什么遗憾了吧。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