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中秋月饼

中秋月饼

众说纷纭“月饼税”美月月饼

中国月饼网2023-04-13中秋月饼燕语月饼
美月月饼,燕语月饼,月饼塑料代,众说纷纭“月饼税”美月月饼,美月月饼,燕语月饼,月饼塑料代中秋佳节临近,花好月圆的甜蜜氛围却因日前纷纷扰扰的“月饼税”而变味。一盒月饼几十元的税,尽管合法,但在民众看来,却是极大的不合情不合

众说纷纭“月饼税”美月月饼

众说纷纭“月饼税”美月月饼,

  美月月饼,燕语月饼,月饼塑料代中秋佳节临近,花好月圆的甜蜜氛围却因日前纷纷扰扰的“月饼税”而变味。一盒月饼几十元的税,尽管合法,但在民众看来,却是极大的不合情不合理。天价月饼已成行业“顽疾”。往年大家议论纷纷的月饼价格话题,随着今年中秋节的临近,却被“月饼税”代替。

  其实,在《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中秋购物礼券,还是月饼券,须纳入职工收入缴纳个税,都不是什么新政策,而是以前的“老皇历”。只是这一次,“月饼税”让名目繁多、错综复杂的中国税制再一次暴晒在民意的阳光下。

  最近,关于“月饼税”的新闻沸沸扬扬,大多数人都觉得国内的税收已经超负荷,再收“月饼税”无疑加重人民负担,在此,我认为中国的税赋的确十分沉重,但是税赋重不代表所有的税种都是不必要的。如何减负?在哪方面减?“月饼税”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以下是我的看法。

  首先,大家需明确的是,“月饼税”的真正想表达的是对各种非现金所得所需的税收。也就是说,个人除了工资收入外,其他福利也要收税,所以,表面上是“月饼税”的问题,本质却是福利(非现金收入)税。福利所得要不要收税,从整个税收制度的完整性来说,这是必须的,否则我们的税收就起不到平衡贫富差距的作用了。例如两人,一个人月薪为5000元,却没有福利,另一个人月薪3000元,每月福利所得价值3000元。如果没有福利税收的线元的总收入低,但是却要缴纳更多的税,那样税收的存在不就没有意义了。

  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月饼税”本身是没有错的,人们对它的非议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总的赋税过重,所以才反映在对“月饼税”的上。然而我想说的是,一码归一码,正确的事情我们要赞扬,错误的事情要,不要让好的政策成为那些白痴政策的替罪羊。

  关于重复税收的问题,我觉得可笑,这压根又不是一码事儿,你的工资是不是交税了?然后你再去买东西能不能要求人家免税?一是个人所得税,另一个是商品交易税,两个税种都是必要的,问题只是征税比例的高低。

  我们正确的做法是,承认“月饼税”的存在,然后通过降低其他部分不合理税种的征税点,达到减轻人民税收,完善我国税赋的目的。

  近日,有关“月饼税”的叫法甚嚣尘上,惹得网络舆情大哗。其实“月饼税”被社会熟知,是在2009年11月。当时,财政部下发《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重新界定了企业职工福利费用的范畴,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等补贴,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管理,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实“月饼税”早在2009年就轰动一时,当时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重新界定了企业职工福利费用的范畴,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等补贴,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管理,须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就是在当年,“月饼税”横空出世,引起了很大争议。但是在今天,许多人仍然不知道月饼这项传统福利要征税,一经媒体报道,引发了不亚于当年的震动。眼看中秋佳节马上到来,这一口月饼似乎噎在了咽喉,难以下咽。而“月饼税”则颇有大煞传统节日风景的意味,如此看来还真是月饼惹得祸。税收应该建立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大前提之下,遵守这个准则的结果就应该是高税收、高福利或者低税收、低福利。而在我国现在的情况下,是看得到林林总总有据可循的税,“月饼税”同样说得过去,却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的合理减税、免税体系。一方面是特权高灰色收入者的逃税不追究,另一方面则是只拿到月饼这样小福利的工薪阶层却照章纳税,无税可免,“月饼税”的确只剩下了尴尬。

  最近“月饼税”引起了大家广泛的争论,有人说我们税赋高,有人却说实际并不高。我用所学的财务知识来跟大家用事实算一算现行的税赋。

  以购买一辆1.8升的汽车为例,如此车价格为10万元,我们逐项来看主体税收有多少。

  第一,购置税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计税公式:购车价格(10万元)/1.17(增值税率17%剔除)×10%=8547元;

  第二,增值税1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计税公式:不含增值税车价(8.5万元)×17%(增值税率)=14529元;

  第三,消费税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计税公式:不含消费税车价(8.1万元)×5%=4047元;

  第四,企业所得税。大家会问该项税不是由企业负担的吗?其实它已计算在汽车利润里的,最终还是由消费者来承担的。所以需要计算进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税率:25%整车利润率(包括一辆车从铁矿石加工成汽车各级利润)20%,计税公式:不含税车价(8.1万元)×20%利润×25%税率=4050元;

  第五,地方附加税收城市维护建设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其他费附加2%;地方防洪类附加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等计税公式:增值税为计税基础(14529元)×(7%+3%+2%+1%)=1888元;

  第六,关税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现在国产汽车大部分是合资品牌,基本都存在较大的进口零部件。我们暂且以不含税价的15%作为进口零部件价格。税率:10%(进口税目平均税率),计税公式:不含税车价(8.1万元)×15%进口零件×10%税率=1215元。以上六大类税收合计=8547+14529+4047+ 4050+1888+1215=34276元计算得出,当您买一辆10万元汽车时,你将贡献3.4万元的税收。

  @泉钧:今天发下工资单来,真的有“月饼税”啊,还单列出来发了两盒月饼竟然600块钱。增减工资那600元就是两盒月饼,太坑爹了本来工资就不多,太可恨了!晒一下工资单,问一句大家这个月都扣“月饼税”了?都说说,太不合理了把!

  @缘来是兰心:往年这个时候,办公室里的月饼早就摆放不下,同事个个视月饼为怪物,不愿意继续往家里搬!今年至今天,收到的月饼人均不够1盒!“月饼税”,你伤得月饼工厂多深啊!

  @钚苾完镁: 曹操带着主簿杨修微服出访,夜宿茅店,天明时分曹操听见鸡叫,醒来说:鸡没睡,月睡了。杨修记录时写错了字,记成:丞相说,鸡没税,月税了。令管们不解,开了三天会研讨领导意图,最后形成文件下发:从即日起,取消所有风月场所的营业税,加收“月饼税”。

  @XuanCong80:明日下雨降温,全城热死后,总算来了一点甘露。拜访客户的月饼票送的差不多了,突发奇想,两个友好单位互送月饼,也可合理避“月饼税”吧?

  @心雨刚刚:“月饼税”,合乎法理,不合情理,伤感情。虽然公司向员工发放的任何实物奖励或者有价证券均需要按照价值缴纳个人所得税,但结合到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如果不是企业巧名用来转移收入的话,就不要征了吧~~

  @数控英才网:现在提起“月饼税”这个词,相信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闻了,但是热议程度丝毫未降,纠结之情丝毫未减。虽然包括月饼在内的实物均属于个人所得,应交税的说法早已在相关税法中明确提出。但却依然让很多人的心里有一种“被咬掉一口”的感觉,因为“中秋送月饼作为一种人文关怀”的想法已经深入人心。

  @毛二胖:“月饼税”根本不会影响到俺们这些没吃过单位月饼的人,还有月饼靠收不靠发的人。今天去院里尽看提月饼的进进出出了,搞得我空手进出怪不好意思的。

  @魚乾女织围脖:准税官普及税务知识:1.没有所谓的房产加名税,而是由房产权转移产生的契税。2.没有所谓的“月饼税”,而是由于企业将月饼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而征收的所得税。

  @jinnee1235上海:收“月饼税”,目的是什么?中国财政收入增长30%,而民营企业处在倒闭边缘。要建立服务政府,不能只是说说,要用实际行动来做!税收取之于民,要用之于民。没有用之于民,就不可以取之于民!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