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材插画人物丑陋引争议设计师曾表示书籍设计是一种情怀
小学教材插画人物丑陋引争议设计师曾表示书籍设计是一种情怀
小学教材插画人物丑陋引争议设计师曾表示书籍设计是一种情怀,泰康鲜肉月饼,济南月饼,月饼创意,
5月26日,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插画人物长相丑陋、引人不适的话题,多次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该教材自审定以来,已经使用了10多年。
面对大量网友质疑,当天人教社发布《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的说明》称,针对社会各界好的意见建议虚心采纳,已着手重新绘制有关册次数学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图。同时,举一反三,全面评估所有教程,提高设计质量。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备受争议的插画来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涵盖一年级到六年级,于2012年或2013年审定,版式设计和插图来自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
2018年一则行业自媒体对吴勇的介绍提到,他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艺术顾问,中国青年出版社美编室副主任等职。他在1998年建立北京吴勇设计事务所,致力于平面、产品、空间、数媒的设计与研究。他曾获邀设计《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等邮票、《画魂》、《无尽的航程》、《书筑·介入》等书籍;建筑作品“北京顺诚文化中心”入选《2015中国建筑艺术年鉴》;作品曾获香港设计师协会金奖、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商业类金奖、GDC07海报类银奖、东京TDC奖、中国最美的书奖等。
吴勇的主要出版物:《书籍设计四人说》、《+-2000吴勇平面设计》、《有事没事——与当代艺术对话》,日本《IDEA》等多家杂志媒体曾多次采访、介绍其作品及设计理念。他曾获邀在东亚书籍论坛、塞万提斯学院、中国美院等院校及社会机构作演讲几十场;并获邀在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广州美院、德国奥芬巴赫国立艺术与设计大学、韩国ACA设计学院等院校开设课程及工作坊。
对于自己的工作经历,吴勇在2018年接受行业自媒体“站酷网”微信公众号采访时这么说:“大学毕业,我有幸被选进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直到九十年代末下海前,成为了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从出版社出来后成立设计事务所,距今刚好二十年。期间,见证了出版社的体制变革,书籍设计的内容与形式也随之产生质变。同时,1996年左右,个人电脑与彩色胶印的普及,替代了墨稿与铅印的流程模式,使得设计的手段和印刷表现方式也产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体制、技术、载体的变革都对书籍设计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这篇题为《吴勇:书籍设计是一种情怀》的采访文章中,对于自己从事书籍设计的理念,吴勇说:从“好看”转变为“好阅读”,其实是设计视野与格局的不同使然。这种转变摒弃了唯“书衣”论、唯“整体设计”论的狭隘装帧观。通过对信息的秩序梳理、设计转换成愉悦及功能化的视觉导读,试图给予读者更为多元的阅读享受和思维空间。它借助形态、编辑、材料、信息、工艺、成本设计,甚至物化的“五感”体验性设计,努力调动读者的“全感官”官能享受,从而形成场景化的阅读设立,实现读者潜意识的心理诉求,进而与书籍本体产生共鸣。
澎湃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在上述这篇行业自媒体的采访中,引发争议的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插图作品也被作为吴勇的经典作品呈现。
在另一篇来自设计行业自媒体“Design360°”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吴勇:设计圈似乎病了,大家都被传染了》之中,吴勇认为:“首先,我不太恭维现行的设计教育。因为体制内都在忙于学校的评估升格,教师忙于填表升职,最终院校与社会脱节;与设计界无交流的三流大学,却能获得博士点的设立,所培养的博士与社会既没交流又无实践能力,可能会继续误人子弟!而博士学位则是大多数能进入高校任教的必需门槛,这样的局面若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其二,设计师忙于生计,许多获奖奖项只着重商业需求,而非个人建树上的研究。所以有人笑言:中国设计未能形成有影响力的行业,是因为设计师没文化。大家都在琢磨流行什么,跟什么风是最占优势的、能获奖的。”
吴勇表示:“所以,最有赤子心的还在学生中,心中有理想,有纯粹的激情,智慧火花在闪烁,这是宝贵的!他们未来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
5月26日,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插画人物长相丑陋、引人不适的话题,多次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该教材自审定以来,已经使用了10多年。面对大量网友质疑,当天人教社发布《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的说明》称,针对社会各界好的意见建议虚心采纳,已着手重新绘制有关册次数学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图。同时,举一反三,全面评估所有教程,提高设计质量。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备受争议的插画来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涵盖一年级到六年级,于2012年或2013年审定,版式设计和插图来自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
2018年一则行业自媒体对吴勇的介绍提到,他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艺术顾问,中国青年出版社美编室副主任等职。他在1998年建立北京吴勇设计事务所,致力于平面、产品、空间、数媒的设计与研究。他曾获邀设计《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等邮票、《画魂》、《无尽的航程》、《书筑·介入》等书籍;建筑作品“北京顺诚文化中心”入选《2015中国建筑艺术年鉴》;作品曾获香港设计师协会金奖、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商业类金奖、GDC07海报类银奖、东京TDC奖、中国最美的书奖等。
吴勇的主要出版物:《书籍设计四人说》、《+-2000吴勇平面设计》、《有事没事——与当代艺术对话》,日本《IDEA》等多家杂志媒体曾多次采访、介绍其作品及设计理念。他曾获邀在东亚书籍论坛、塞万提斯学院、中国美院等院校及社会机构作演讲几十场;并获邀在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广州美院、德国奥芬巴赫国立艺术与设计大学、韩国ACA设计学院等院校开设课程及工作坊。
对于自己的工作经历,吴勇在2018年接受行业自媒体“站酷网”微信公众号采访时这么说:“大学毕业,我有幸被选进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直到九十年代末下海前,成为了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从出版社出来后成立设计事务所,距今刚好二十年。期间,见证了出版社的体制变革,书籍设计的内容与形式也随之产生质变。同时,1996年左右,个人电脑与彩色胶印的普及,替代了墨稿与铅印的流程模式,使得设计的手段和印刷表现方式也产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体制、技术、载体的变革都对书籍设计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这篇题为《吴勇:书籍设计是一种情怀》的采访文章中,对于自己从事书籍设计的理念,吴勇说:从“好看”转变为“好阅读”,其实是设计视野与格局的不同使然。这种转变摒弃了唯“书衣”论、唯“整体设计”论的狭隘装帧观。通过对信息的秩序梳理、设计转换成愉悦及功能化的视觉导读,试图给予读者更为多元的阅读享受和思维空间。它借助形态、编辑、材料、信息、工艺、成本设计,甚至物化的“五感”体验性设计,努力调动读者的“全感官”官能享受,从而形成场景化的阅读设立,实现读者潜意识的心理诉求,进而与书籍本体产生共鸣。
澎湃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在上述这篇行业自媒体的采访中,引发争议的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插图作品也被作为吴勇的经典作品呈现。
在另一篇来自设计行业自媒体“Design360°”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吴勇:设计圈似乎病了,大家都被传染了》之中,吴勇认为:“首先,我不太恭维现行的设计教育。因为体制内都在忙于学校的评估升格,教师忙于填表升职,最终院校与社会脱节;与设计界无交流的三流大学,却能获得博士点的设立,所培养的博士与社会既没交流又无实践能力,可能会继续误人子弟!而博士学位则是大多数能进入高校任教的必需门槛,这样的局面若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其二,设计师忙于生计,许多获奖奖项只着重商业需求,而非个人建树上的研究。所以有人笑言:中国设计未能形成有影响力的行业,是因为设计师没文化。大家都在琢磨流行什么,跟什么风是最占优势的、能获奖的。”
吴勇表示:“所以,最有赤子心的还在学生中,心中有理想,有纯粹的激情,智慧火花在闪烁,这是宝贵的!他们未来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
相关文章
- 长沙网红“巢娭毑月饼”抽检项目不合格被依法处理!创始人独家回应
- 当艺术家进军糕点届中秋月饼就有点高级了
- 【工建】“战高温”“战疫情”工会情系一线
-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60批次月饼抽检结果:全部合格
- 月饼迎来销售旺季今年中山月饼已出口380吨飘香海外
- 网友分享了一款月饼名字叫秋月爱礼动漫爱好者笑了
- 陕西省宝鸡市市场监管局抽检50批次月饼全部合格
- 为什么月饼DIY在社区这么火
- 【网络中国节·中秋】南昌市场月饼“轻装”价格亲民
- 月饼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过去我们吃到的月饼和如今有何不同?
- 彬州市人民检察院开展“巧手做月饼 欢乐迎中秋”活动
- 中国中秋月饼礼盒消费趋势分析:更倾向购买颜值较高的月饼礼盒
- 中秋佳节月饼的食用搭配与禁忌!
- 【网络中国节·中秋】今年兰州市场“天价”月饼难觅踪迹
- 弘扬传统文化 凝聚精神力量--校工会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
- 凌晨5点加班搬货?广州一公司前员工偷了12600元的月饼
- 月饼流行“瘦身”?记者探访松江月饼市场
- 中秋节快来了这三种月饼千万不要买不小心买了也别吃!
- 北方小伙在广东吃月饼看到广东朋友用菜刀切开吃直呼大开眼界
- 一饼难求的网红月饼免费送上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