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过度包装现象依旧存在媒体刊文:可考虑重修国标
月饼过度包装现象依旧存在媒体刊文:可考虑重修国标
月饼过度包装现象依旧存在媒体刊文:可考虑重修国标,月饼里面有什么,太奇月饼,月饼虾仁光明日报9月30日消息,中秋将至,月饼热卖。然而,近年来月饼“过度包装”现象依旧存在,常常产生无谓的浪费。以节前笔者购得的一份月饼为例,里里外外共计8层包装,涉及纸张、金属、塑料等多种材质,月饼净重仅占总重量的34%。
每年在月饼黄金销售季,生产商家在包装上“争奇斗艳”,极尽奢华之能事,月饼价格也普遍水涨船高,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这种季节性食品的过度包装不仅将成本转嫁给了消费者,更带来了大量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一番佳节盛宴落幕、消费者吃完了月饼之后,剩下的大量“美丽包装”随即沦为垃圾,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这些包装物在前期的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能源和材料,无不有着资源环境代价。沦为垃圾后,即使其中部分塑料、纸张等包装材质能够被回收再使用,其他大多数包装还是会成为垃圾,被焚烧或填埋,其处理过程带来的碳排放或对土壤、河流、地下水的污染同样不能忽视。可以说,这种生产和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针对月饼市场的过度包装现象,近年来我国多地开展了多次监管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单靠各种月饼专项整治行动,恐不足以根治月饼过度包装乱象。要让月饼“返璞归真”,要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还应从标准制定的角度来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在这方面,月饼国标和规范包装的相关国家标准大有可为。现行月饼国标(GB/T19855-2015),取代了原来的2005年版(简称“老国标”),取消了老国标中“包装成本应不超过月饼出厂价的25%”的规定,取而代之的是要求月饼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标准要求对月饼进行合理包装。
近5年来,一些机构连续对中秋月饼包装开展市场调研,并将有关消费者明显感觉是过度包装的月饼送去检测,但遗憾的是,哪怕是目测包装近10层的月饼包装,其检测结果也经常是“包装层数未超过3层”。同样,从媒体报道中也可发现,各地月饼专项整治行动的检查结果中“过度包装”的案例极少。
那么,为什么常识和检测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这与测算方法有关。国标虽然规定了“包装层数在3层及以下”,但也规定了直接与产品接触的初始包装被当作第0层,完全包裹产品的初始包装包裹开始记为第1层。这样一来,诸如托盘、塑料袋等,都被计入0层;同样,最外层的袋子、铁盒等,也不被计入。因此,老百姓直觉上认为过度包装的月饼,检测结果却显示为达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民法典确立了绿色原则,明确将“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确立为从事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义务。今年9月1日生效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避免过度包装。标准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在推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上大有可为。笔者期待,相关国标能与时俱进、及时修订,并在修订过程中改变以往完全由厂商和行业利益代表机构来起草的状况,充分引入公众、社会组织的参与,且赋予公共利益代表方以监督责任。
(作者系北京大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原题为《遏制月饼过度包装可考虑重修国标》)
相关文章
- 第二届中子月饼文化节将于9月26日举行
- 艺术跨界双碳蓝色燕雀艺术品鼓励人们拥抱环保生活
- 冬蓉蛋黄月饼:自制还原最纯粹的中秋
- “月饼去哪了”的追问理当重视
- 不需烤箱就能吃上的冰皮月饼香甜软糯冰冰凉中秋节就吃它
- 中秋献暖做月饼 金融知识伴我行 中信银行嘉兴经开支行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 “月是故乡明 情是故乡浓”江苏东海10000多名打工者海外过中秋思乡情更浓_ 龙虎网
- “数字月饼”炒到数万元是创新还是“割韭菜”
- 成本上涨 中秋前厂家或打月饼价格战
- 琼海中秋月饼零售价2022已更新(今日动态)
- 山西拟认定23个“三晋老字号”
- 活动预告丨九月拥抱新晴朗
- 杏花楼原本叫啥南翔小笼为何有18道褶子?上海老字号美食的秘密都在《味与道
- 中秋节不用买月饼了广式蛋黄莲蓉月饼甜而不腻比买的都好吃
- 描写月饼的片段商家送月饼
- 数字月饼叫价高达5万元一枚
- 中秋临近创新口味月饼抢“鲜”上市--健康·生活--人民网
- “第十六届深圳市十大金牌月饼”名单揭晓华班月饼榜上有名!
- 奇葩月饼专利大赏:外包装申请数最多“美食养生”基因刻进月饼馅内
- 这4类人尽量少吃月饼选择这样的月饼更健康早知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