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楼原本叫啥南翔小笼为何有18道褶子?上海老字号美食的秘密都在《味与道
杏花楼原本叫啥南翔小笼为何有18道褶子?上海老字号美食的秘密都在《味与道
杏花楼原本叫啥南翔小笼为何有18道褶子?上海老字号美食的秘密都在《味与道,仙草坊月饼,广式厚皮月饼,月饼下班原标题:杏花楼原本叫啥,南翔小笼为何有18道褶子?上海老字号美食的秘密都在《味与道
“热气腾腾的南翔小笼,形似宝塔,香气四溢。一只标准的南翔小笼,有十八道纹路分明的褶子。捏住皱褶处轻轻提起,慢慢咬破小笼包皮,将其中的汤汁吸入口中,鲜美无比。一提一吸之间,尽享品尝美食的乐趣。”这段诱人的描述选自“百年老字号·青年说”系列之《味与道》。
回首商业史,“老字号”在历史长河中群星璀璨,浩如烟海。然而随着市场化的深入,特别是国际市场的日益时尚和多元化,诸多百年老店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
“作为商科高校,自然要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感。”上海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劳晓芸坦言,基于此背景,上海商学院推出“三百工程”项目,即百名学生寻访百家百年老字号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以创建新型商业业态为目标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上海的老字号品牌繁多,但数量最多、人气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美食餐饮类。2016年,上海商学院“三百工程”项目选取美食类老字号品牌作为寻访对象,共组建96个团队,200余名师生参与杏花楼、沈大成、乔家栅等43个老字号品牌的社会实践活动,足迹遍布黄浦区、金山区、杨浦区、静安区、闵行区、徐汇区等全市16个区。
3年实践最终绘成《味与道》,难怪上海立丰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看过后感叹不已,“店铺的销售人员都不一定对立丰的历史了解得如此详尽。”
作为编委会成员之一,曹程柯告诉记者,《味与道》以上海味道为切入点,从当代大学生的视角,重点挖掘了美食类上海百年老字号创立之基、古今之变、前进之途。
以《杏花楼——民族美食,走向世界》一章为例,学生们从杏花楼的前身探花楼入手,探寻杏花楼如何能传承百年,再续百年的奥秘。
“都知杏花楼月饼名满上海滩,却不知这盛名之下,实则是杏花楼匠人们朴实的执着与坚守。”寻访学生李智介绍,从一代掌门人李金海不远千里赴全国著名产地选购优质原料的决心到与对家打擂台卖月饼不服输的韧劲,一个小切口,让读者看到了杏花楼匠人精神的内涵。
“通过寻访,学生们可深切感受老字号创立发展传承中的艰辛、坚毅、坚守,感悟其积淀和塑造的商业文化内核。”上海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翁德玮指出,“三百工程”项目是学校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的有力探索,是聚焦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同向同行的有力尝试。
翁德玮透露,后续寻访活动还将聚焦于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对上海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创产业聚集区等展开寻访工作;聚焦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需求,让寻访中的学生学以致用,利用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调研成果与中小学展开对话与交流,打通大中小学德育教育一体化的“最后一公里”,做好文化传承,打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等品牌。
今年,正是上海商学院建校70周年,该发布会也是校庆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相关文章
- 「五邑文脉」八月十五月正圆江门中秋“非遗”味道浓
- 鲜肉月饼太火来了一堆“跑腿代购”!原价50元送到手93元真假难辨
- 华润苏果:中秋月饼“轻装上架” 多家老字号“同台竞技”
- 吃完20家互联网公司的月饼我们终于找到了月饼界的王者
- 中国在月亮上做出“正宗月饼”
- 回归寻常食品没卖完的月饼就不再是个问题
- “亲手做月饼送给您!”
- 【时快讯】保卫萝卜4喜乐月饼节第4关攻略详解
- 元祖雪月饼等你来品尝
- 疫情最新通报!月饼厂暴发疫情:患者接触原材料产品全部销毁!
- 大厂月饼各不相同被一只长鹅拉到一起
- 月饼@你!关于中秋的知识都在这里了
- 明日中秋|吃月饼的几个误区你中招了吗
- 专家:剩月饼不宜放进冰箱也不宜“二次加工”
-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月饼走红其他沪上医院的月饼也不逊色
- 男神斗卖月饼︱张智霖力压姜涛攻内地做吸金王
- 搜狐快消周报|麦趣尔丙二醇事件被罚7315万元;茅台月饼每盒被炒至600以上
- 南京月饼“轻装上阵”1到2层包装是主流
- 2014年大陆热销十大品牌月饼排行榜
- 寻物|现在高校连月饼都这么“卷”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