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滇式月饼

滇式月饼

印象中秋属于五局人的独家记忆!

中国月饼网2023-01-17滇式月饼金九月饼报价
病毒月饼,金九月饼报价,月饼发热包,印象中秋属于五局人的独家记忆!,病毒月饼,金九月饼报价,月饼发热包1989年9月14日,在伊拉克摩苏尔省北佳其拉中建五局参建的灌溉工程项目上,恰逢己巳年中秋。巴格达来的信使带来了一批书信。三

印象中秋属于五局人的独家记忆!

印象中秋属于五局人的独家记忆!,

  病毒月饼,金九月饼报价,月饼发热包1989年9月14日,在伊拉克摩苏尔省北佳其拉中建五局参建的灌溉工程项目上,恰逢己巳年中秋。巴格达来的信使带来了一批书信。三公司李春辉收到了来自亲友的三封信,“让我特别幸福的是,和信一起到来的还有儿子的照片。看着天边的那一轮圆月,不由得想起了张九龄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沉浸在咀嚼亲情的喜悦里,营地里庆中秋的聚餐开始了。厨师自制的月饼,依靠酒曲用白糖酿制的“白酒”,还有来自巴格达的由中国援建工厂生产的啤酒,把一颗颗漂泊在海外的心包裹的暖融融的。

  “此情此景,三十年来时常萦回在我的脑海。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只要心里装着祖国,心里装着家乡,即使走得再远,也不会感到孤独。”

  2014年,隧道公司雀儿山项目徐志俊第一次在雪域高原上过中秋节,那是中建五局承建的世界上第一座海拔超过4300米的超特长公路隧道。

  星汉灿烂、月光皎洁,洒在雪原上,铺满项目的院子。会议室里同事们欢聚一堂唱歌、庆中秋。会议室外,三三两两的同事们聚集在一起赏月,“从没见过这么美的月亮,拍下来,等明天出太阳有信号了发回家里看看。”

  “那年,大家都没有回家,留守在山上加紧施工,那年,我们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两项大奖,那年,有同事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千里之外的雀儿山上,大家都难掩兴奋。坚守高原的日子,由于氧气含量低,每天身体都不好受,高原上的饭菜吃不习惯,水果缺乏,月饼也因气温太低吃起来硬邦邦的,但那却是我记忆里最香甜的月饼味道。”徐志俊回忆道。

  2016年 ,项目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越到贯通节点,越突显出艰难。隧道内缺氧、涌水……为施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等到了11月份隧道贯通的那一刻,大家喜极而泣,冲到现场,握着双拳,呼喊着,雀儿山上响彻着建设人的欢呼!

  2014年9月8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阿尔及利亚南北高速第一项目部为了让项目员工和工友也能够快快乐乐过节,提前两个星期就开始了中秋慰问策划。为了让大家吃到家乡味道的月饼,项目综合办蒋星迟几乎跑遍了当地所有的中国超市,终于买到了大家期待已久的月饼。在异国他乡,没有漂亮的礼盒做点缀,项目员工亲手设计了一款“中建蓝”的礼盒,将月饼提前装扮好。

  到了节日当天,阿尔及利亚分公司寻立新一早便向所有项目建设者送去问候。一位40多岁的工友大哥热泪盈眶。握着手里的月饼激动的说:“有了月饼,我就觉得中秋节才是完整的,不然总觉得缺了啥。以前在家每年我老婆都会亲自做月饼,现在手里拿着的月饼,就像是我老婆给我寄过来的一样,在国外也有家的感觉。”

  1994年中秋节前夕,在南九连接线项目,土木公司的汪荫鹏发现有很多新员工没有回家,而且情绪都不高。他就在想,怎么可以让新员工感受到集体的关心,体会到家的温暖呢,想着想着一个主意就在脑海产生了。

  项目跟前废弃的十里铺机场,场地特别平又很宽敞,且长满了草,非常适合踢球。足球这项充斥着团队精神的运动也容易让新员工们更团结,更有激情。让这些新力量感觉到在这个团队里有奔头、有方向。中秋节当天下午,汪荫鹏精心策划的足球赛成功开展。“虽然没能和家人团聚,但在项目上,领导班子站在员工的角度关心大家,为大家创造条件开展各种活动,感到很暖心。”一场小小的比赛令新员工感动不已,赛场上更拼了,工作中也更加努力。

  “当时的每一个人真的都很努力,现在看来每一个新员工都很争气。”现在回想起来,汪荫鹏脸上依旧写满自豪与欣慰。

  1981年,现就职于华东公司的欧永平加入中建五局,成为一名瓦工学徒。当时建设任务繁重,工期非常紧凑,中秋节也没能放假,他在项目上度过了工作以来第一个中秋。“刚参加工作,一心想干出一番事业,但第一次没在家里过中秋还是很想家。”原本和父母约好回去看望他们的欧阳平第一次“失约”了,他给父母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寄托思念。

  2003年,公司转型升级开始走向海外拓展业务,欧永平主动申请,甘做先锋。这一去就是2年,2005年的中秋,欧永平原定于节前回家与家人团圆过中秋,但临行前因为工作需要,走不开,他决定放弃回家,他又一次“失约”了。责任与担当,让他放不下手里的活,卸不下肩上的担,收起归乡的打算,一如既往的奔波在一线,伏案于简易办公间。晚上8点左右,电话传来远方家里的问候,“爸爸中秋节快乐,你今天不要忘了吃月饼哦!”欧永平笑着说好好好,挂了电话,心头泛起了难以抑制的酸涩。

  工作39年,欧永平中秋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2019年的中秋,他仍然坚守在工地上。“现在不再像过去那样只能写信联系,网络很快就能把关心送到远方的家人身边,这么多年,家里人也都比较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等退休时间多了我一定要多陪陪她们!”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