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月饼文化回归传统本源
让月饼文化回归传统本源
让月饼文化回归传统本源,宋徽宗月饼,轻粘土做月饼,白黄连月饼8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刊发评论文章强调,中秋、国庆节前,必须高度警惕“天价”月饼过度包装、违规搭售礼品、助长享乐奢靡风气的现象,要保持定力、寸步不让,把握节日特点,持之以恒纠治“”,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确保节日风清气正。“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随着中秋佳节悄然而至,各种泛着迷人色泽、装着美好心意的月饼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月饼虽然好吃,但有的月饼却要谨慎对待,不能随便食用。
“来路不明”的月饼吃不得。小小月饼,承载着人们对美满、团圆的良好祝福。但有的月饼“来路不明”,并非自己购买或亲朋好友赠送,而是承载着求人办事的期望,诱惑和引导党员干部。相比于以往的酒桌送礼、家中送礼,这种借着节日的“噱头”送来的“人情”“心意”往往隐蔽性更强、安全性更高、查处难度更大。而面对这些打着“中秋佳节”旗号的“小意思”,总有部分人思想松懈,心存侥幸,照收不误,殊不知“意思”虽小,隐患不少,恰是这些“小意思”悄无声息中凿打出腐败的“大窟窿”。面对诱惑和欲望,广大党员干部应筑牢纪律红线、坚守廉洁防线,严守行为底线,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更用党章党纪规范自己,防微杜渐,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避免因“小”失大,坚决防止腐败“破窗效应”,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
“公款购买”的月饼吃不得。节点亦是考点,越到重要节点,越要提高警惕。月饼本来是香甜的,可是有一些月饼,闻起来香甜,但吃起来却五味杂陈。部分单位违规发放津贴,用公款购买的月饼表达对干部职工们的“心意”,存在着思想上的浅薄、对纪律的违反、公权力的滥用等问题。领导干部可以多关心爱护干部职工,但要坚持原则、率先垂范,不用公款购买月饼赠送节礼,不给干部职工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实物等福利,不断净化节日风气。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公务卡结算,完善报销管理,规范职务消费。我们党员干部也要主动扛起正风肃风政治责任,敲响反腐倡廉警钟,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持将严格的制度要求常态化执行到位,坚决同一切歪风邪气作斗争,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为中秋佳节打下严肃、严格、严厉的良好基础!
“铺张浪费”的月饼吃不得。当前存在一些过度追求豪华包装、添加各类名贵馅料或混合销售高价商品等行为,炒作月饼价格,这些现象不仅背离了传统文化本源,助长了奢靡浪费,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异化成为腐败的载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市场上那些过度豪华包装的月饼礼盒、天价月饼,看似高端大气,其实华而不实。中秋佳节,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挑选月饼“只选对的,不选贵的”,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人勤春来早,人俭是非少,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坚持修身齐家、勤俭持家,养成早起的习惯,培育“扫一屋”的意识,带头树立节约思想,珍惜一粥一饭,不搞铺张浪费,涵养新时代人的良好家风。
相关文章
- 拒绝过度包装 回归市场本质
- 墨西哥举行阅兵仪式庆祝独立212周年
- 非洲媳妇丽水过中秋:五仁月饼最好吃!
- 山东今年月饼价格很“实在” 商家打起促销价格战
- 中秋佳节将近盘点中国月饼的九大样式你吃过哪几种呢?
- QQ推“中秋”彩蛋与表情 网友大赞贴心
- 600块一盒月饼你没事吧?
- 中秋节月饼派送活动月饼包装礼盒
- 我们的节日|秋天的第一块月饼你Pick哪一款?
- 公馆黄记“黄家月”掀起大月饼风潮
- 小记者变身烘焙师做月饼
- 中消协:今年月饼包装“瘦身”效果明显
- 浙江省苍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食品监督抽检结果(2022年第26期)
- 做月饼、做VR还有聚美街电 博物馆如何“大变样”
- 提早一个多月“火热”销售今年的月饼市场有哪些新变化?
- 广西贵港“早产”月饼引热议 官方:责令厂家停业
- 讲述新峰人赴埃及工作的故事一:月饼
- 潍坊青州市:老人自制月饼 欢乐过节
- 中秋节不同产地月饼大盘点(图)
- 非遗技艺遇上醇香奶酪 苏州稻香村携手妙可蓝多发布联名月饼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