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警方发布预警!这种微信群要小心……
沧州警方发布预警!这种微信群要小心……
沧州警方发布预警!这种微信群要小心……,宣汉月饼厂,去送月饼,海村月饼近日,李先生的儿子要就读某学校初一年级,李先生的微信收到一条好友申请,对方自称是李先生儿子同学的母亲。一看是儿子新同学的家长,他当即通过了对方的好友申请。随后,对方称自己还没加入班级的家校微信群,让其拉自己进群,李先生没多想,就把对方拉进群。
第二天晚上李先生看到班级微信群发布了一条信息是自己儿子“班主任”发来的大致内容是:“学校需订购系列知识习题,费用一共494元,家长需点击活动账单收款缴费”并发来一个收款二维码。
由于发信息的头像与自己儿子班主任头像一样,群里已有不少家长回复,“班主任”又不断催促“马上要登记汇总信息”,李先生便也没有过多怀疑,也没有核实,随即通过扫码支付了494元。在李先生支付后没一会群内的真实班主任便出来澄清信息称有人冒充自己的头像和昵称实施诈骗提醒其他家长不要转账。这时家长们才意识到被骗……
而近期此类骗术主要针对的家长都是子女刚刚准备升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新生家长。
每年的新学年,总是有骗子冒充老师、班主任针对新生家长行骗。骗子先潜入班级家校微信群,并冒用真实班主任或老师的微信头像,随后在群内发送收取“材料费”、“学杂费”等信息。
警方分析——新生家长之所以被骗子盯上,主要原因是这些家长刚刚加入新的家校联系群,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不熟悉,家长对校方的一些缴费方式也不熟悉,骗子有机可乘。
针对此类骗局,警方通过对多名家长及学校老师的回访后发现骗子们的套路是这样的——他们先潜入班级家校微信群,并冒用真实班主任或老师的微信头像,随后在群内发送“收取资料费”的信息。
而与以往直接在微信群内发送微信收款码不同的是,骗子“升级”了骗术,他们在微信群内发送微信群二维码,要求家长先扫码进群再转账汇款。
1、骗子冒用真老师微信头像。在接报的此类案件及举报中,骗子都是冒用真实老师的微信头像重新注册一个新的微信账号潜入家校联系群,伺机实施诈骗。
真的班主任的微信一般是显示“群主”或者“管理员”,而骗子冒充的班主任微信并没有此类显示。
2、骗子选择特殊时间段发送收费信息骗子多选择临近深夜时分或者中午时分发送收款信息。警方分析推断,之所以选择该时段发送诈骗信息,可能是考虑到该时段老师已经休息,没有及时查看群中信息,从而无法及时在群中进行信息澄清,而一些不明就里的家长可能就更容易听信假老师的“指令”转账汇款。
3、金额不大,更容易得手受骗。家长向警方反映,之所以被骗,一方面是没有及时与老师或其他家长核实信息真伪,另一方面也是看到“老师”所要收取的“资料费”金额不大,便放松了警惕性。
总结此类诈骗手法不难发现作案成功的三个要素:进群、冒充、利用时间差行骗针对此,警方支招:
第一招:“设卡”——设置进家长群的关卡。这需要群里的老师包括各位家长加强对家长群的管理。无论是QQ群还是微信群,群管理员可通过设置“加群验证”防止骗子随意进入家长群。
第二招:“标注”——把真老师标注明确。我们无法阻止群里的骗子通过修改头像和昵称冒充老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给真老师设置昵称的办法把冒充者筛查出来。
第三招:拉长时间线+核实。家长们在家长群看到有“老师”发布收费信息时不要急着缴费,可通过电话联系或其他方式与校方或班主任本人核实信息真伪,避免被骗。
再次提醒广大家长!在收到此类转账汇款信息时,务必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当面等形式与校方或其他学生家长核实。
此外,校方也要负起群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对入群人员及群成员进行有效管理,一旦发现群内有诈骗或其他违法行为,第一时间通过正规渠道发布澄清信息,避免家长上当受骗。
相关文章
- 月饼模:留住中秋传统印记
- 河南月饼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最严“瘦身令”下月饼市场如何?
- 中国最“精致”的九大点心尤其是最后一道那简直是美哭了
- 壹邦小知识:月饼粉和普通面粉有什么区别 月饼gi值是多少
- 中秋节要到了 3种“月饼”不要再买 吃完感觉身体被掏空
- 三元股份上半年扭亏加强奶粉建设八喜冰淇淋收入增长36%!
- 深航深圳、无锡出港航班推出月饼等中秋节令产品
- 月饼口味网上调查 蛋黄五仁豆沙高居前三名
- 新疆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4批次月饼均合格
- 观中秋拜月大典品太湖鲜鱼月饼尽在中华孝道园
- 我们的节日·中秋丨包月饼 学非遗 北碚多彩活动喜庆中秋
- 节日月饼促销广告录音-叫卖喊话 资讯
- 高清组图 海南市民博物馆制作粘土“月饼”庆中秋
- 鼎丰真中秋礼盒隆重上市!
- “无糖月饼”吃了拉肚子?罪魁祸首是它
- 月饼礼盒“轻装上阵”
- “无糖”甜得要命 月饼“混战”吃出一肚子气
- 来上海旅游必买的3样美食伴手礼经典传承每一样都好吃到爆
- 元祖凝聚品牌力量赋能中秋月饼业务高速发展!
- 《春花秋月》秋月有意春花无情哥哥被虐怎么感觉越虐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