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苏式月饼

苏式月饼

鲜肉月饼最早起源在哪儿?我们实地探访了一下!

中国月饼网2023-01-09苏式月饼吃月饼不能
大班月饼境况,吃月饼不能,刘福田月饼,鲜肉月饼最早起源在哪儿?我们实地探访了一下!,大班月饼境况,吃月饼不能,刘福田月饼在不少喜欢鲜肉月饼的食客心中,鲜肉月饼的味道是无可取代的。尽管市面上推出多款“网红”月饼,口味应有尽有。但这

鲜肉月饼最早起源在哪儿?我们实地探访了一下!

鲜肉月饼最早起源在哪儿?我们实地探访了一下!,

  大班月饼境况,吃月饼不能,刘福田月饼在不少喜欢鲜肉月饼的食客心中,鲜肉月饼的味道是无可取代的。尽管市面上推出多款“网红”月饼,口味应有尽有。但这恐怕无法抵消,上海人对“鲜肉”的热情和执着。

  鲜肉月饼如此受欢迎,那么它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火爆上海滩的?鲜肉月饼最早的起源又在哪里?

  关于上海鲜肉月饼的起源,有两则“坊间传言”:一种传言说,鲜肉月饼的前身是高桥松饼首创的,拥有百年历史的高桥松饼,在制作月饼时会将鲜肉入馅,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鲜肉月饼。

  而另一种说法则像美食家沈嘉禄所称:鲜肉月饼最早诞生于上海曹杨路、兰溪路一带的“悦来芳”。

  对于这两种说法,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实地考察了一番,去这两处地方探寻了一下鲜肉月饼的“出身”。

  上世纪60年代,当时位于淮海路上的高桥食品厂门市部,被部分食客誉为“上海最早做鲜肉月饼”的地方。如今高桥食品厂门市部虽然已经关门,但想再吃到记忆中的鲜肉月饼,你还能在上海浦东的高桥镇上买到“正宗的”。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清溪路的一家正兴高桥松饼店,门店招牌上也高挂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识。

  刚过上午九点,已有居民陆续前来窗口购买,多数人都是拎满了一袋走,还有一些通过先前预定,拿着小票前来提走一串绑在一起的食品盒,甚至也有人驱车赶来,一连提走了十盒月饼。

  正值中秋,门店里的工作人员前前后后忙得不可开交。记者拨通了正兴高桥松饼厂部的电话,他们向记者表示,这个时间段是月饼售卖的高峰期,已经没有空闲时间能够休息。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向上海高桥正兴食品厂了解到,目前高桥镇上有很多家做松饼的作坊,但有营业执照、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饼制作技艺证、以及有非遗传承人证书的,在高桥是寥寥无几。

  作为高桥正兴食品厂松饼传承人的凌惠娟向记者表示,当年高桥食品厂关门后,其中专门负责制作糕点的老师傅来到了高桥镇,继续将高桥松饼发扬。

  这位老师傅将独门手艺传授给凌惠娟后,她也在高桥镇上开了一家正兴高桥松饼店。但凌女士表示并不清楚之前高桥食品厂是否为沪上首家制作鲜肉月饼的,并且也没有打算将店继续开到市区。

  不过,正兴高桥松饼门店的店员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他们家平常只做高桥松饼,只有在中秋节的时候才会开始售卖鲜肉月饼。鲜肉月饼在高桥松饼这儿属于“期间限定”产品,一年中的其他季节主要还是以口味多样的酥皮松饼为主。

  关于鲜肉月饼另一个说法,也被大多数人认可——上海鲜肉月饼最早是由普陀区的“悦来芳”卖出名气的。美食家沈嘉禄曾经这样写到:据考据,鲜肉月饼最早诞生于上海曹杨路、兰溪路一带的“悦来芳”。

  但是否有确凿证据证明,沈嘉禄也对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表示,久远的资料一时搜寻不出。

  悦来芳食品商店成立于1926年,是不少普陀一带的老上海人都知道的老字号,它最早是卖各种面包与点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销售鲜肉月饼。

  现在的悦来芳门店位于中山北路与曹杨路路口,当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来到门口时,店员们都忙于搬运刚烘烤完的月饼,再将它们装入盒内,打包销售。不过一会儿,就有经过的顾客前来提货。

  记者来到离门店不远处的悦来芳食品加工厂一探究竟,这间工厂里的制作空间层层密闭,专门制作鲜肉月饼的师傅们就在工作台前揉面、擀皮、添馅,手法娴熟。

  那火遍上海的鲜肉月饼,是否起源于悦来芳?对于这个问题,上海悦来芳食品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高黎俊告诉记者,不能明确悦来芳一定是上海第一家生产鲜肉月饼的商家,但确实是上海独一家生产“翻毛月饼”的食品制作商。

  “翻毛月饼”在上海已几乎绝迹,目前唯有悦来芳一家,一年只能吃上一季,由于纯手工的传承技艺,工艺繁琐、运输不便,现在也只能少量定做。

  早在1926年,悦来芳就在劳勃路(今为长寿路)建立,经过一代代工艺大师的传承,如今悦来芳也迈入“中华老字号”的行列,同时它们的制作工艺也入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对于自家月饼的工艺水准,高总经理骄傲地对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说,鲜肉月饼,酥皮最为考究,一层油酥一层皮,全部由悦来芳老工艺的继承人手上功夫拿捏,烤出来的酥皮入口即化。再配高质量的黑毛猪肉,制作出来的月饼肯定好吃!

  悦来芳的月饼广受好评,但在其他地区却很少有人关注到这个牌子,为什么不多开一些店来推广这个老字号的美食呢?

  对此高总经理也表示,因为他们的月饼都是自己手工制成,为了保证口味与质量,就要守住这个制作工艺,坚持用高质量食材。要是多开店铺,不仅师傅忙不过来,成本也是个大问题。

  目前市面上火热的老字号鲜肉月饼,大多数也还是以手工制作为主,虽然每一家都会有各自的特色以及对前人独门技术的继承方式,但“万变不离其宗”,鲜肉月饼早已融入上海人的生活,成为大家记忆中的一部分。

  中秋时期各家店都忙得不可开交,不少店铺门口长队曲折,一般的店铺都要排1-2小时,有一些名气响的品牌甚至需要5-6小时的等待。

  悦来芳的副经理吴培敏告诉记者,很多老上海人就是喜欢吃鲜肉月饼,“有时候口味众多的网红月饼只能坚挺一段时间,最终大家还是想买传统口味的月饼。”

  “有部分老人可能会觉得吃了蛋黄月饼胆固醇会高,但鲜肉月饼就没什么顾虑了。”

  美食家沈嘉禄也对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坦言,目前谁是第一家做鲜肉月饼的品牌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哪家能靠味道和口碑致胜。

  而在他心中优秀的鲜肉月饼应当是酥皮松脆、内馅美味的,他表示,好的鲜肉月饼酥皮层数尽可能多,但又要不容易掉皮,而内里的肉馅一定要含有汁水,多了少了都不是最好。并且月饼要酥皮和内馅搭配,要是内馅脱离酥皮能单独成为一道菜的,也不能算是优秀的月饼。

  目前沪上多家老字号店铺前,都上演着“排队之争”,南京东路、淮海路这些人流量大的店门口,没个四五小时拿不下热门月饼,甚至有老阿姨老爷叔们都拿着小板凳熬夜排队。

  而上海人钟爱的几家老字号,东方网·纵相新闻也将它们整理出来,一起看看人气火爆的几家都是哪些品牌,时值中秋,买到这几家店的鲜肉月饼,究竟要排多长时间呢? 店铺/品牌 创立年份 中秋排队时长 光明邨大酒家 1960年 8-9小时 线小时 沈大成 1875年 1-2小时 第一食品商店 1954年 2-3小时 新雅粤菜馆 1926年 2-3小时

  数据显示,自2019年1月1日至今,上海的鲜肉月饼销量占全国销量的53%,排名第一。

  而在这些销量中,沪上老字号店铺依然是上海人买鲜肉月饼的不二选择。数据显示,在上海诸多老字号中,月饼增速最高的是杏花楼,它的月饼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9倍,用户量同比增长了15倍。

  经介绍,今年中秋杏花楼和饿了么合作推出联名款月饼礼盒,因此9月11日一天,店铺的销量环比翻了6倍。

  对于它的起源,食客们可能逐渐看淡,但经久不衰的老字号也能佐证一点:最终抓住大家心的还是月饼本身的口味。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