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苏式月饼

苏式月饼

纳西大月饼 一口知真味

中国月饼网2023-01-16苏式月饼月饼的方式
酥皮茶月饼,月饼的方式,网图月饼,纳西大月饼一口知真味,酥皮茶月饼,月饼的方式,网图月饼打开包装纸,捧着一个“班涛”(纳西大月饼),划开之后,取一块放入口中,松软香酥,还有点掉渣。这是自己接触纳西大月饼的第五个年头,也是自

纳西大月饼 一口知真味

纳西大月饼 一口知真味,

  酥皮茶月饼,月饼的方式,网图月饼打开包装纸,捧着一个“班涛”(纳西大月饼),划开之后,取一块放入口中,松软香酥,还有点掉渣。这是自己接触纳西大月饼的第五个年头,也是自己爱上纳西大月饼的第五个年头。细细回想,长大后,我越来越吃不出、也记不住各种月饼的味道。因为随着口味的不断丰富,新样式的千变万化的月饼,印刻在心里的味道,就越来越少了。但唯有,纳西族的“班涛”,深得我心。

  记得小时候,每逢中秋,总是眼巴巴等着赶集回来,那时候的月饼,是小心翼翼捧在手中,连纸上碎皮也要舔一下的珍视;芝麻、豆沙或五仁,饱满谷物带来的纯粹香甜无论何时想起,都会忍不住泛起微笑。

  月是故乡明,饼是老味香。在见过、吃过众多机械化生产的月饼后,手工制作、柴火现烤的“班涛”就显得格外有味道。还记得2017年,我刚参加工作,恰逢中秋值班,收到领导送的纳西“班涛”,除了纯正的味道让自己着迷外,不得不承认,它也慰藉了自己一个人第一次过节的愁绪。

  后来,亲身参与到纳西“班涛”的制作之中,自己似乎也明白了,它味道好的原因,或许就来自那一道道繁琐的工序以及纳西阿孃做饼时的用心。我记得当时阿孃跟我说过一句话:“这个月饼,乍一看谁都会做,但要做好,却是一门技术。”的确,任何事情,会做不难,难的是做好,做到出类拔萃更难。

  就像这小小的纳西“班涛”,除了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之外,它甚至还成为丽江当地不少人的谋生之路。因为有它的存在,让一些人的生活变得如香甜的月饼一般,有滋有味。

  家住白华村的和孃孃,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纳西族妇女。几年前,采访她时,就被她身上的智慧与果敢深深吸引。

  多年前,和孃孃也如众多的年轻人一样,陷入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之中,面临父母渐老需要有人陪伴左右的现实,和孃孃选择回到村里,但依靠什么谋生,却成了当时摆在她眼前最大的难题。

  于是,她开始寻思,因为回忆起小时候母亲做“班涛”的情形,她决定就在家里做点小生意,来养活一家人。如今,和孃孃依靠经营农家乐、做纳西“班涛”,让家里的生活越过越好。这小小的“班涛”,也成了和嬢嬢一家奔向幸福生活的助力饼。“现在还有一个多星期就到中秋了,但是我家的月饼已经有很多人预订了。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最忙的时候,但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和嬢嬢告诉我们。

  发面、和馅、塑型、烤制,看似简单的工序,但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丝毫的马虎大意,对馅料的控制,对火候的把握,都决定了月饼的味道。但熟能生巧,如今说到和嬢嬢的月饼,吃过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纳西“班涛”一口知真味。如今,中秋将近,如果你刚好在为家人准备礼物而烦恼,不妨到丽江当地,寻一家农家,体验一份手工烤制月饼的快乐,为家人送上一份有特殊意义的礼物。(通讯员 胡世芳 王天氙)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