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苏式月饼

苏式月饼

从月饼券大闸蟹券看背后的暴力赚钱逻辑

中国月饼网2023-01-16苏式月饼中街月饼
桃江月饼,中街月饼,浪漫的月饼,从月饼券大闸蟹券看背后的暴力赚钱逻辑,桃江月饼,中街月饼,浪漫的月饼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脑力日记”获取更多精彩内容中国人在这些传统节日上还是有着不小的执念,不管送礼给客户、自己吃、还是走亲访友

从月饼券大闸蟹券看背后的暴力赚钱逻辑

从月饼券大闸蟹券看背后的暴力赚钱逻辑,

  桃江月饼,中街月饼,浪漫的月饼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脑力日记”获取更多精彩内容中国人在这些传统节日上还是有着不小的执念,不管送礼给客户、自己吃、还是走亲访友,买月饼都是一个永远不会错的决定。

  今年双节回老家,家里桌子上堆满了各种月饼,这些月饼,我妈说每天吃点可以吃到几年过年了,其实她只是这么说,谁天天没事抱着月饼当主食吃啊。

  老家送礼还是讲究实在,送礼实打实的送,多少钱花掉就是花出去了,至于你吃掉,还是最终变古董了,东西是放在那里!

  城市里,礼一样送,但是好多单位送礼,讲究简便,直接送月饼券,至于你喜欢什么口味,自己挑着买,吃不了,你还可以转手送给别人,再不济,精明的大妈会拿到商场角落里有回收各种月饼券的小贩那,直接套现了!

  很多人都知道月饼的利润大到离谱,就是面+馅料的组合,比相同搭配的饺子、包子、肉夹馍等一系列类似面点,价格能翻两到三倍。包装精美一点,宣传大牌一点,翻个十倍八倍也不稀奇。

  因为月饼券在“出生”到“新生”的流通循环下,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月饼”。

  吃货们只想着吃什么、怎么吃,但有人却忙着赚钱,寻思着怎么趁中秋节赚上一笔钱。

  月饼券这个玩意儿,保质期短,很多人都不会真正拿它去换月饼,更多的是单位福利或者人情往来,为什么这么多商家会回收月饼券呢?

  月饼券的循环是这样的:假设,月饼厂商生产了一张 100 元的月饼券,以打折的价格65元卖给了经销商A,消费者A,比如像我爸这样的,以 80 元的价格购入,并转手送礼给消费者B。

  如果你看不懂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省略中间只看头尾,你就会发现,月饼厂商收入 65 元,支出 50 元,白赚 15 元。

  在这张图里,除了类似我爸这样的消费者A,是线 块钱买了月饼券,剩下的所有人都在无中生有的搞钱!

  80 块月饼券换到的人情,在我国这样一个特殊的人情社会中,用 80 块钱根本买不来。

  日常送礼,大家都不担心花钱,担心的是没有好听的“名头”,中秋节这样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哪有不用的道理。

  那除了黄牛挣不到钱,对这个月饼券产业链不会出现任何影响,反而厂商获得的是:

  很明显,月饼券就是一种类似期货的金融商品,经销商也好,黄牛也好,完完全全是金融链条上的一部分。

  就算月饼券最终厂商没有回收,只要发行出去,厂商就是赚的,无非就是看这个产业链进行到哪一步而已。

  和真正的期货商品不同的地方是,消费者A在这一环节充当的,不再是韭菜,而是加入了中国特色的人情往来。

  在纯粹的金融理念里,是韭菜没错,但掺和进了人情,就没有人是唉声叹气亏损的一方。

  消费者B收了月饼礼券,再获得月饼利润的同时,欠的是一个人情。人情这玩意儿在中国,怎么着也算是亚马逊雨林的蝴蝶吧——

  大闸蟹券的套路相比起月饼,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因为大闸蟹的利润相对没这么多,所以很多人不知道。

  先说两个举世皆知的,第一个就是缺斤短两,第二个就是全世界的螃蟹拿去阳澄湖洗澡。

  而店家发货的时候,除了礼盒、螃蟹等固定成本,实际上要发两次货,一次是实体礼券,一次螃蟹。

  虽然店主和快递一般都有合作,十二三块钱的起步快递价打完折也就三四块钱,但是,螃蟹再小也是肉。

  一般,螃蟹券都不是自己花钱买的,都是别人送的,即便曝光也很少有人追究。就算追究了,也不会怎么样,明年卷土重来。

  现在的螃蟹券,除了有和月饼券一样的类期货循环套路,还因为自己更高的保值效果拥有了“明年再来”的套路。

  举个例子,厂商发行了一千份螃蟹券,实际上今年只允许两百份提货,剩下的八百份就让明年或者以后再来提货。

  这种次年提货的券到了第二年总会有人不来,根据商家的说法,如果商家自己不进行主动干预,每年都会有20%左右的人不会来提货。

  或者,直接发行两年、三年期券,每年提多少螃蟹,到了第二第三年,提货的人数在下降,可是款项在第一年就付了。

  在这个券的循环过程中,月饼只是依托的载体,券是流转的介质,只不过是券流转的过程中 占用了天时、地利、人和,(中秋节、地缘群体、送礼),流转的同时,也是利益的传递,厂商靠发券赚到了经销商的钱,经销商卖给消费者赚了消费者的钱,回收券的人卖给厂商,赚了厂商的钱,但是券还是那个券,利益从流转的过程中分配掉了。

  券发出去,80%的人拿去换了月饼,20%的人拿去换钱了,那么这20%的人,对于厂商来说是利益回流,券撒出去转一圈回到自己的手里,什么也没产出,钱却到了自己手里,相当于钱从左口袋掏出来拿到右口袋,像变魔术似的,凭空多出来了20%。其实也就是吃准了这个20%的偏差。

  同样大闸蟹的提货券,今年撒出去,分批的明年,后年来提货,但是真正到明年来提货的少之又少。

  生活中同样的,饭店的发的抵用券,理发店的会员卡,无不利用这一原理来赚后端的钱。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