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中秋忆台湾(两岸观察)
沪上中秋忆台湾(两岸观察)
沪上中秋忆台湾(两岸观察),红薯月饼怎,普瑞月饼,月饼烤裂口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中秋节是别致的、柔和的。它不似春节将积攒了一年的思念与压抑浓烈地释放出来,不似清明将对先人的思念悠悠地倾诉出来,也不似端午一身正气地驾着龙舟劈开波涛万千。
中秋的雅致在于可以对着明月缓缓浅唱心底深处的思念,也可以枕着夜色徜徉浅层心绪的柔情似水。放在诗词歌赋中,它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爱情寄托,也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高浪漫。近现代文人对中秋的共鸣虽然少了些许诗词歌赋,却多了些白话散文,同样动人心魄。我喜爱的作家余秋雨曾撰文漫谈他在某一年中秋的心路。他写道,听闻电话那头传来张爱玲的讣告,月色自浊黄过渡成冷白,中秋才算有了秋意。
我的故乡在台南,我对中秋的文化印象形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闽南情歌。在那个用光盘听歌的年代,台湾歌坛天后江蕙对月娘一声声的倾诉还原了父辈的青春爱情。因为疫情的缘故,我今年的中秋注定了要留在工作的城市上海,伴着沪上月圆遥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过节前夕,公司的上海总部照例给员工发放月饼,有奶黄流心、蛋黄莲蓉,也有广式金腿五仁、苏式冰沙柚子……其实对于我这个嗜甜如命的闽南人,更喜爱的则是黑糖板栗、奶油绿豆……这些甜口的味道。我宿舍里的同事是东北人,他认为正宗的月饼就不应该那么齁甜,热情地拽着我一定要尝尝他家乡寄来的月饼。入口咬下的瞬间,五仁枣泥的味道直冲脑门,浓烈且厚重地在口腔中炸开,舌尖上一次次震荡着地域的区别和文化的差异,我就着白开水缓慢而艰难地把这份情谊咽到肚子里。
不能回到台湾过节,那就聊聊台湾的中秋吧。在台湾,中秋节里的活动除了吃月饼,更兴品尝烤肉。台湾烤肉,在大陆叫烧烤,俨然已经成为台湾中秋时节街头巷尾的一道特别风景。关于台湾中秋烤肉的历史成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必须在室外烤肉,恰好可以同时赏月;也有人说是因为金兰烤肉酱的广告标语配上了中秋月圆的布景,让人印象深刻。
台湾烤肉的料理方式是文火慢炙。临近中秋节,各大超市不约而同地推出一次性烤炉,菜市场则摆出众多腌制的肉类、烤肉的配料以及串串竹签供人们选购。人们自己动手组装一次性烤炉,点火将木炭烧至灰白,依程序先烤香肠。为了让肠衣里的油脂流出来增添香气,也为了让油脂滴落促木炭燃烧得更旺,人们用牙签不断地戳香肠的表皮。台式香肠不含淀粉,全部由富含油脂的猪后腿肉灌制而成,烤熟的香肠咬起来弹牙劲道,吃到嘴里香气四溢。随后上场的就是烤肉了。台湾烤肉的烹调方式与大陆不尽相同,一般是将腌制好的肉片平铺在锡箔纸上包裹后放在铝架上,类似半煎半烤的做法。腌制的肉片味道恰到好处,口感不至于那么咸,闽南人还喜欢放点糖以带出食材原本的鲜味。烤好的肉片夹在略微烘过的吐司里,一口咬下,肉片的氤氲香气与吐司朴实的口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那是让我至今不能忘怀的味道。
台南与大陆,只隔着一道浅浅的海峡,海峡的名字叫乡愁。来大陆读研后的一个中秋,我是在珠海度过的。晚饭后到名庭公园沿着海岸线散步,走着走着,就看到了海面上高悬起一轮明月,那漆黑的夜与漫漫的海水渐渐融为一体。此情此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句油然心生:不知眼前这轮明月能否将我的思乡情映照在台南那条我回家的街上,将我的思念传递给家人?
我时常想,望着同一轮明月,沐浴着同一道月光,两岸人民真真就是千里共婵娟了。我由衷地期盼两岸人民的关系能够早日像那八月十五的团圆月,圆满、柔和、其乐融融。(谢建鋐)
相关文章
- 酒店月饼多为代加工 有的竟无保质期 资讯
- “元宇宙月饼”叫价188888元一块!只能看不能吃为何这么贵?
- 绝了!100%纯凤梨月饼的做法
- DIY月饼受热捧 印属相写名字个性十足
- 扬传统文化 过浓情中秋
- 散文《月饼》 李勇月饼精选推荐
- 传承中秋文化的月饼模具渐成为收藏品它能讲述月饼的前世今生
- 年年卖断货的美心月饼!港味经典一浆流心吃过就忘不掉
- 鲜肉月饼(君之版)小巴黎月饼
- 什么是中秋节?这群幼儿园娃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摸不到、吃不了:中秋节兴起数字月饼小心高价“二手月饼”暗含金融风险
- 海关总署:深圳月饼迎来出口旺季
- 与车无关月饼自制——又是一年中秋时(一)
- 云浮市场月饼盒子包装简易彰显文明
- 2018月饼品牌排行前十名 9种月饼口味推荐
- 吉林抚松:“人参月饼”成“人参之乡”特色名片
- “无糖月饼”也要当心“三高”人群最好别吃
- 中秋临近月饼热销 市民偏爱散装月饼
- 手上拿着月饼券一小段路被四五个“黄牛”拦!最坚挺的月饼券回收价约为13
- 我就没吃过好吃的云腿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