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苏式月饼

苏式月饼

商旅品致家|采芝斋:陌上采芝酥糯之致

中国月饼网2023-01-17苏式月饼欧美的月饼
月饼说课,欧美的月饼,永顺斋月饼,商旅品致家|采芝斋:陌上采芝酥糯之致,月饼说课,欧美的月饼,永顺斋月饼入秋,桂花香浸透了杭城的每一个角落。但是你若在延安路的一隅稍事停留,就会被另一种味道捕获——香醇的、甘甜的、温暖的、熟悉

商旅品致家|采芝斋:陌上采芝酥糯之致

商旅品致家|采芝斋:陌上采芝酥糯之致,

  月饼说课,欧美的月饼,永顺斋月饼入秋,桂花香浸透了杭城的每一个角落。但是你若在延安路的一隅稍事停留,就会被另一种味道捕获——香醇的、甘甜的、温暖的、熟悉的、亲切的……对,她来自杭州采芝斋!

  中秋临近,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旗下的采芝斋前总是在排长队,人们是来买榨菜月饼的。为什么一定要买采芝斋的月饼?这来自于对品牌的认同。

  一位大姐一边望着前面长龙一样的队伍并不着急:“女儿在北京,从小吃个里的榨菜月饼,欢喜吃!老底子的咪道,几十年没变!”

  1928年,苏州人金智轩来到杭州,因爱吃甜食,决定开一家经营各类食品糖果的商店。

  7月13日,采芝斋开张。松子软糖、酸梅糖、肉松眉毛饺……特色产品琳琅满目,令人赏心悦目的翡翠青梅、酒酿饼更是赚足了顾客的眼球。

  “采芝”两字又仙又雅,简直自带光环!恰逢杭州将举办西湖博览会,又守着风情万种的西湖,加上食材新鲜、品类新奇,采芝斋一时间顾客盈门,很快成了“网红店”。

  虽然金智轩开店之初是为了自己的喜好,但当把产品与顾客共享的时候,他却祭出了自己的经营理念:“顾客第一”——食材考究,制作精良,价格亲民。还有一条重要的经营方针:专供门市零售,不搞批发。

  2006年,杭州采芝斋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迄今为止,“前店后场”的格局仍然没有变。“前店后场”是以前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前边是商店,从事商品零售,后边是厂坊从事加工制作。这种模式分工明确,产品现制现售,极好的保证了采芝斋糕饼的品质。

  “我们的产品里没有防腐剂,全是纯手工制作。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这里少一点,那里少一点,食品的事千万弄不来。”孙晓明总经理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也是今天杭州采芝斋的掌门人。面对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他主张首先做好主业,突出品牌,做减法,固定产品、精益求精,单体量放大。他的经营理念与老店长金智轩可谓一脉相承。

  岁月的积淀,让采芝斋一直拥有常销不衰的产品:袜底酥、南乳方、司考、榨菜鲜肉饼……这是属于采芝斋的财富。

  榨菜鲜肉月饼是现在店里的主打产品,从近些年开售以来,一直受到顾客的热捧。

  其实,采芝斋做榨菜鲜肉月饼,已经有94年的历史了。1928年品牌创立之初,榨菜鲜肉月饼就是招牌产品。4元一只的榨菜鲜肉月饼,刚烤出来的时候,外皮酥得掉渣,一口下去,真的是“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酥皮沙沙作响,又酥、又脆、又香,嫩滑的肉糜和爽口的榨菜和着鲜咸的汤汁瞬间爆裂,占满口腔……一口气吃掉好几个不是问题。

  采芝斋苏式月饼的作法源于清代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文中记载了刘方伯制作的月饼,松仁、核桃、瓜子仁、冰糖和猪油做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但不管怎样,传承下来的苏式月饼和榨菜鲜肉饼,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

  为什么有人说手工月饼比机制月饼好吃?是手工起酥层更多,还是口感更丰富?——倪主任说:“或许,是手工月饼多了一份心意之美吧!”

  倪雅红,1987年毕业于杭四中,本想追随徐志摩、郁达夫、金庸等知名学长实现心中的文学梦,却因一次次被采芝斋的香甜吸引,而成了店中的一员。几十年来,她从营业员做到办公室主任、总经理助理,这位“最美商旅人”的文学梦,已经变成诠释采芝斋产品的视频美文,或深情款款,或情义绵绵,字里行间全是热爱。

  为什么百年来采芝斋置身于文明的浪潮中能屹立不倒,除了诚意和坚守,更有自信和勇气迎接挑战。

  为提升企业形象,采芝斋重新设计了企业LOGO、新工装和企业口号。LOGO的图案类似篆刻的印章,底韵厚重,疏朗大气;新工装采用LOGO作装饰,上装的盘扣是点睛之笔,下身的中国红裙子沉稳又浪漫。新的企业口号:“陌上采芝,酥糯之致”,让人想起“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满眼的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这意境不知迷醉了多少人!

  公司的产品也在不断求变:新品“元气八珍糕”,鉴古现今,把“八珍”食养文化重新融入日常;“桂花坚果什锦藕粉”营养健康,是传统与创新的碰撞融合。采芝斋不止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在销售渠道上,也尝试了抖音直播、外卖闪送等新潮的网络手段。

  在中国的历史上,宋人对香料的独特运用成就了古代美食的巅峰。公司与宋大仁文化创意公司跨界联名打造的“中秋夜微醺”“宋人端午礼”等创意产品,让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品尝到了宋韵之美。

  每天,当城市还在沉睡,采芝斋的师傅们就已经开始忙碌。他们将天边的鱼肚白和桂花蜜揉进米粉里,然后将香糯的食材一次次在案板上摔打,就像时钟敲击岁月一样,直到粉团变得柔韧,把一种称为传承的东西逐渐定型。

  《庄子·逍遥游》有:“俗,乃人间五谷,不食人间烟火,非俗人也。”现代化城市离不开市井的喧哗和烟火气。老字号是人们深藏心底的记忆,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陪伴。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