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中秋月饼消费新图景:“刺客”吓退平价上位联名减少老字号翻红
这届中秋月饼消费新图景:“刺客”吓退平价上位联名减少老字号翻红
这届中秋月饼消费新图景:“刺客”吓退平价上位联名减少老字号翻红,月饼宣传单,樱桃爷爷月饼,烤酥皮月饼一份数据报告指出,中国人中秋前后,可以消耗掉14亿块月饼,几乎人均一块。
以往,月饼行业曾是价格“刺客”频繁出没之处。一块月饼售价数百元,也不鲜见。
“月饼‘刺客’,过半刺的都是送礼人群,拿出去比较气派,或者是网红品牌以及联名款,玩几个噱头,也有人买单”,一家老字号食品公司的市场负责人张平向《财经故事荟》分析。
“连茅台月饼都比去年‘打了八九折’”,张平笑称,“这是跨界玩家里,最有资格当‘刺客’的”。
去年,上海半岛酒店推出的茅台咖啡口味月饼礼盒,售价1688元,内含8粒月饼,平均每块200多元,依然被抢购一空。
今年6月,发改委遏制天价月饼的公告出台,500元以上的月饼礼盒,将被重点监管。
行业闻风而动,张平所在的老字号,也改变了策略,“去年,我们最贵的一款礼盒是699元,今年类似的一款,降到了499元”。
上述两款月饼,各有四个口味,八块月饼,售价分别为188元/盒、318元/盒,分别限量8万份和3万份,已被全部被抢空。
但在朋友圈里,她并没有炫耀带货,而是在“劝退”,“虽说口味还算不错,但里面又没有茅台酒,平均一块近50块,并不算很值”。
至于这款月饼后期被黄牛炒到了六七百元的天价,平阳更是不解,“这不是智商税吗?”
在淘宝等平台上,已经没了超过500元的月饼礼盒。其中,稻香村、广州酒家等品牌的月饼礼盒,最高售价为每盒499元。
而去年以高价月饼著称的半岛酒店,依然在售的高价中秋礼盒,则小心翼翼避开了月饼品类。
一款售价2388元的半岛中秋圆月礼物篮,包含了牛油蛋卷、龙须糖、巧克力、酱料、茶叶、钥匙扣等拼盘产品,但独独不见月饼,月销量仅有57份。
在老字号五芳斋的店铺里,最贵的一款礼盒,打折价429元,一个月内仅仅销售了45单。
而店内月销量最高的两款月饼,月销量分别高达10万+、5万+,折后价只有59.93元、69.93元。
另据美团优选发布的数据显示,节前半个月的月饼销量中,30元以下的简装、小份月饼,占比高达95%,印证了平价月饼,已逐渐回归主流市场。
其中,一款包装简洁,没有特制礼盒的平价月饼,一包五粒,售价仅为19.9元,尤为畅销,“是小时候的味道,一块不到四块钱,自己吃或者送家人都很实惠。”一位用户留言点赞。
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透露,2016-2021年,中国月饼销售额呈不断上升趋势,从150.6亿元上升到218.1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月饼销售额将达到243.8亿元,同比增长11.8%。
上市公司广州酒家的上半年财报则显示,月饼收入同比上涨了21.7%。而在美团优选上,今年中秋,节前半个月的月饼销量,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4%。
他所在的老字号,每年推出的月饼产品,大概分为四档:售价600元以上的高档礼盒装,售价300-600元的中档礼盒装,售价300元以下的平价礼盒装,以及个均售价低至几元钱的散装月饼等。
“600元以上的高档礼盒装,每年贡献的销售额占比,也就5%上下,做高档礼盒,一是毛利率高,二是为品牌撑门面,并不是图销售额。”
除了“刺客”退场,平价月饼崛起外,今年月饼销售的第三大特色,就是怀旧情绪复燃,老字号重新翻红。
在美团优选上,地方特色的“老月饼”销量,同比上涨了79%,其中,老鼎丰增长248%,知味观增长223%,金九月饼增长108%,广州酒家月饼节前销量较上月同期增长56倍,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2%。
这也不足为怪,过去很多玩家跨界入场卖月饼,是看中了其高毛利,但今年价格泡沫被打掉,没有高毛利,撑不起高额营销投入,无利可图之下,投机者自然不再留恋。
其中,雪糕“刺客”的代表钟薛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首,“钟薛高”前三大相关线亿次。
这场对于价格“刺客”的集体群嘲,几乎演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恰恰发生在月饼销售旺季到来之前,对于接下来的月饼消费,影响深远。
一些玩噱头重营销的高价新式月饼,就被贴上了“刺客”的差评。如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疯狂种草的榴芒一刻榴莲月饼,就让不少用户大呼上当。
小红书用户Lily就是其一,她本身就是榴莲重度爱好者,怀着好奇,花费200元购买了榴芒一刻礼盒。
结果,月饼入口的瞬间,她就知道自己当了回“大怨种”,“这个月饼真的是榴莲做的吗,我感觉自己买了六块绿豆糕,劝退劝退!20元都不值!我200块买俩真榴莲,不香吗?!”
而据食品分析师朱丹蓬透露,通常情况下,一盒月饼的生产成本不会超过70元。如此来看,高价月饼确实免不了“收取智商税”的嫌疑。
而“刺客勿近”的年轻人,已成月饼消费主流。数据显示,在月饼消费者中,85年至90年的占比约40%,95后占比也达到30%左右。
公告明确规定,“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如有需要,将立即对经营者开展成本调查。”
公告也对过度包装说“不”,严禁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杜绝搭售、混装销售月饼礼盒,倡导不使用燕窝等名贵珍稀食材等。
“发改委的公告一出,基本上把高档月饼礼盒溢价的几个套路,全部堵死了”,张平告诉《财经故事荟》。
上述《公告》除了对月饼厂商给出指引外,对于电商平台,也划定了明确的红线,“平台经营者应当加强对平台盒装月饼销售活动的监督”,“对违反相关强制性标准的平台内经营者,禁止从事月饼销售活动”,等等。
张平告诉《财经故事荟》,“政策明晃晃的放在那儿,500元以上的月饼,平台压根就不给上线”。
今年中秋,美团优选上线的大部分月饼产品,定价都在60元以下,而平价月饼也得到了用户追捧,8月20日至9月5日半个月内,平台上的月饼销量相比8月初增长了460%。
与此同时,中秋时令,也是消费旺季。以往在线下渠道里,月饼、大闸蟹、水果、鲜花等时令商品,会趁机涨价。
比如,今年中秋节期间,美团优选还在多地,推出“花好一元过中秋”活动,除了各类平价月饼外,还有石榴、康乃馨等应季特色商品。据说,算上各种优惠,部分生鲜、鲜花商品最低只需要1元。
因此,今年中秋,月饼“刺客”的集体退场,其实是监管、用户、平台、品牌几方共同推动而至。
月饼“刺客”的退场,恐怕并非一时的风吹草动,背后其实也隐藏着年轻人消费理性化的长期趋势。
如今,在各大内容社区上,“大牌平替”,“拒绝刺客”,“省钱攻略”,“大牌边角料”,等等,都是屡试不爽的流量密码。
在豆瓣小组“买组”里,有12万成员一起研究各种购物省钱攻略,有人分享打折信息,有人为“卖贵了”捶胸顿足,还有人一起拼单团购。
为了严控消费开支,他养成了记账的习惯,这个月消费超支了,下个月就想法省回来;
为了节省交通费用,他特意购入一台小电驴,总价2000多元,“5公里之内,都不打车,一月就能省下七八百,两三个月车钱就省出来了”;
为了节省菜钱,他从超市转移到了社区团购上,购买水果蔬菜,每月都能省下七八百元的菜钱。
前几年,阿光为了实现收入翻倍,一度跳槽去了大厂,但996的高压和内卷,让他心生厌恶,“为了多挣钱,而让自己不开心,挣钱意义何在?”
一年多后,他就辞职离开,再度回到相对闲适安逸的小公司,收入也降低了不少,每月还要还贷1万多元。
既然开源不易,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节流,“物质欲望淡了,反而内心轻松了,不再焦虑了”。
当然,类似阿光一样的年轻人,并非一味追求低价,他的前提是,“省钱,不能降低生活品质”,作为电子发烧友,对于各类新潮的电子产品,他就毫不吝啬。
21世纪研究院发布的《Z世代青年线上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接近九成的年轻消费者先比价再购买,追求“质价比”,成为了年轻人消费浪潮的最大公约数。
偏爱省钱的不止阿光等背负高额车贷、房贷的一线白领,县城年轻人整体上收入不高,对于如何实现“质价比”,也是得心应手。
人在河南周口的90后宝妈王莎,独自抚养二娃,忙得焦头烂额,为此,她的要求是,消费必须省时又省力,为此,社区团购成为她日常消费的首选。
最近,随着中秋临近,周口的线下超市里,不少生鲜普遍涨价,但美团优选产品没有跟风,一款冰皮奶黄流心月饼单价低至每个一元,手抓饼6块钱10张,胡萝卜每斤0.99元,网红葡萄阳光玫瑰一斤不到7块……
省钱之外,她更看重“省力”,最近的菜市场和超市都在一公里之外,她实在无暇光顾,而团长就住隔壁楼,可以随时去提货,“来回五分钟完事”。
年轻人追求质价比的“省学”,其实是理性消费与消费升级叠加的产物。可以作为对比的是70后和80后,消费上呈现两极分化,头部追捧大牌,偏爱高端消费,底部追求低价,一味坚持省钱。
相比之下,Z世代消费者正在向中间的腰部地带聚集,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结构。
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把其总结为“第四消费时代”,从“看重外在评价,崇尚时尚、奢侈品”,经历“注重质量和舒适度”,最终过渡到“回归内心的满足感、平和的消费心态”。
或许,不止月饼“刺客”难再套利,未来,各行各业的价格“刺客”们,也会逐渐退场。
相关文章
- 烤了一盘黑暗月饼儿子一口咬掉半个表情瞬间亮了
- 米月饼怎么做-百度经验
- 话中秋(二):与月饼、团圆相关的故事和传说有几多?
- 揭秘天价“茅台月饼”:被炒到658元!实为代工生产 不含茅台酒!
- 穷人玩寂寞啊!纯手工打造月饼盒机箱
- “广式月饼”招牌响当当中山滋味漂洋过海
- 做月饼 迎中秋蛋黄酥月饼
- 北京稻香村月饼开卖 “京味月饼季”同时启动
- 发改委严管月饼售价红线元?月饼成本到底是多少?
- 上海有哪些美食?高第街月饼
- 云浮月饼:品种多创新包装“简约风”
- 2022年乡宁县“陶艺杯”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即将开幕
- 最严“瘦身令”出台卖月饼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 【我为群众办实事】粘土做月饼喜迎中秋节——悠铠关爱协会侯孟前村壹基金留守儿童服务站中秋节主题活动
- 本稿]吃月饼是一种情结也是一种习惯……
- 老月饼最迷人的是油亮油亮的表面和无以伦比的饱腹感
- 不蒸不烤就能做的网红米月饼!清甜不腻一学就会!
- 在一线 记者探访:“最严月饼瘦身令”发布后石家庄月饼包装价格普遍亲民
- 特产互寄寄的是吐槽?
- 最美逆行者带着北海人赠送的木菠萝、合浦大月饼、鱿鱼等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