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历史故事叙述中秋月饼的发明者是谁它又发挥过什么作用呢
听历史故事叙述中秋月饼的发明者是谁它又发挥过什么作用呢
听历史故事叙述中秋月饼的发明者是谁它又发挥过什么作用呢,烤箱蒸月饼,月饼料理机,上海月饼京东今天是阴历8月16日,中秋节的余温仍然存在,因为还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中秋节吃月饼和赏月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不可或缺的习俗。因为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来祭月、赠送亲朋好友。
下面重点回顾月饼的发明者是谁?有怎样的演变过程?它在历史上还曾发挥过什么作用呢?
关于月饼的发明者,历史上有较多传说,笔者力挺是唐朝宰相裴寂发明的说法。裴寂是何许人也?他为何要发明月饼呢?
裴寂生于公元573年,年幼时便十分的聪明。刚长到14岁,裴寂就出任了主簿(掌管文书的官吏)一职,可谓是年少有为。隋朝建立后,他官至晋阳宫副监。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裴寂结识了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后来的唐高祖),两人一见如故,经常在一起昼夜饮宴,并结成至交好友,关系非常密切。
当时,李渊次子李世民(唐太宗)打算举兵反隋,但自己却又不敢对父亲直言。在得知裴寂爱好赌博后,他私下拿出数百万钱财,交给龙山县令高斌廉,让他在赌博时故意输给裴寂。裴寂非常高兴,与李世民的关系逐渐亲近。李世民遂以实情相告,裴寂当即应诺。
裴寂利用李渊好色的陋习,让晋阳宫本来服侍隋炀帝杨广的宫女,来侍候李渊,并在酒酣耳热之际向李渊进言起兵的种种好处,还告知李世民已经有所准备,从而极力促成了李渊反隋起义之事。
成功进入长安后的李渊担任大丞相,裴寂为大丞相府长史,进封魏国公。由于李渊不断获得战争的胜利,沿途吸收了许多士兵。士兵一多,粮食就不够吃了,许多士兵开始挨饿。
李渊见到此景,心中十分不忍,但又苦于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李渊被这件事急得上火,而时任长吏的裴寂见到后也跟着李渊着急,当时恰逢八月十五,天上的月亮又圆又大,非常像一张大饼。
看着天上的月亮,聪明的裴寂触发灵感,他跑到了厨房里,三下五除二搞出了一个圆形饼送到李渊跟前。由于月饼这一食物,既方便携带又能很好地补充士兵的体力,所以,裴寂的发明成功地解决了粮食不够多又不方便带的问题,受到李渊的大力赞赏。“月饼”这一食物也从此出炉。
后来,裴寂得到唐高祖的极大恩宠,他位极人臣,成为唐朝第一任宰相;后世的唐朝君主唐代宗、唐德宗等在评定前代功臣时,都将裴寂定为第一等:上等。他的画像也被挂在凌烟阁内,便是“司空魏国公裴寂”。
当然,月饼的发明还有多种说法。早在商周时期,江浙地区的百姓们,就发明了一种边薄心厚的饼,称之为太师饼。这玩意儿也许就是月饼的始祖吧,它主要是为了纪念商朝太师闻仲的。由此可见,月饼的历史是相当悠久了。目前比较可靠的观点,自然是唐朝发明的为主。
早年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就从西域带回来一种饼。这种饼加入了核桃和芝麻,可谓是营养丰富,但是名字不太好听,当时都称之为胡饼。
有一种传说,是杨贵妃给月饼起的名字:有一年的八月十五圆月夜,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吃胡饼时,唐玄宗说:“‘胡饼’的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低头想了想,又抬头看了看明亮的圆月,就说:“叫月饼吧”。其实刚发明月饼的时候,中秋节还没有吃月饼的习俗。而且南北方中秋节吃月饼的时间,也是有差距的。在唐朝的时候,月饼还只是祭祀用的贡品,并没有正儿八经用在中秋节上。但是由于中秋节民间也祭祀嫦娥、月老之类的神仙,所以久而久之,月饼也就出现在了中秋节的贡品名单里了。
北宋时期,中秋节吃月饼,已经在民间普及开了,但是我们要记住,这个时候月饼可以出现在中秋,也可以出现在其他祭祀时间。真正让月饼和中秋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间,还是在明朝。
据明朝《西湖游览志会》中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这就太明显了,大家在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意思就是大家团团圆圆。这么一来月饼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成了团圆的代名词,自然也就跟中秋节联系在一起了。
上文说道:到宋朝时,“月饼”这个名字就被彻底叫开了。如南宋吴自牧《梦梁录》里就有月饼的详细记录了。后来,月饼在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时还发挥过重要作用呢!
在元朝末年的时候,当时蒙古人欺压汉人,把汉人定为最下等的四等人。而且为了防止汉人反抗,每个汉族的家族当中,都有一个蒙古人,这个蒙古人可以任意欺凌汉人,是汉人的“管家公”。
朱元璋起义的时候,想杀掉这些蒙古人,谋臣刘伯温想了一个办法。让一些人扮成阴阳先生,各处传播:“切莫笑,看重九,重九交午未,人头要落地。”人们一听重九要有大灾难,都惊慌失措。
这时,刘伯温站出来说灵山上的大师给他托梦了,让大家在中秋之夜吃月饼,就可免去灾难。结果店铺里的月饼在中秋之前全部销卖一空。在吃月饼时,大家发现月饼里有字条,上面写着:“中秋子夜时,齐杀管家公。”
刘伯温用智谋调动、团结了大家的力量,利用月饼作为宣传工具,为朱元璋后来夺取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总之,中秋节吃月饼和赏月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不可或缺的习俗。笔者写作这篇有关月饼的发明者、演变过程及其历史作用的文章,一来是想弘扬我国丰厚、悠久的中秋节文化;二来也想呼吁节后的月饼能有个妥善处理方法,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粮食浪费。
相关文章
- 上海鲜肉月饼火爆 催生一堆“跑腿代购”
- 无锡美食 美食一条街美味十足
- 中秋将至鲜肉月饼卖火了南京东路上最长的队伍要排3个半小时
- 沧州警方发布预警!这种微信群要小心……
- 老月饼模子“萌萌哒” 有寿桃形、莲蓬形、蝙蝠形
- 苏州稻香村月饼抢先上市 6种苏式口味传递中国味道
- 口味多样价格适宜 私人定制渐受热捧
- 月饼销售大战“谢幕”老字号苏州稻香村取得优异成绩
- 网购月饼成中秋消费新选择
- 聚焦整治过度包装和天价月饼辽宁沈阳:月饼礼盒售价多集中在100—300元区间
- 月饼票过期作废是霸王条款?律师称不算霸王条款
- 发改委:遏制“天价”月饼将重点关注高端酒店餐厅
- 严防“天价”月饼反弹回潮
- 业内爆料市售月饼盒含甲苯有毒 15元能买500个
- 早新闻丨再热一两天冷空气就来了!广西将有明显降雨
- 萌娃给火车站执勤官兵送月饼 网友:可爱又温暖
- 荟萃百年 八大中华老字号月饼中秋大团圆
- 茶书选摘丨如是茶席(汉竹)
- 节日滋味书中来!来看古籍里关于中秋的那些佳肴美馔
- 高一英语组的一项活动竟然“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