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周口淮阳老式月饼作坊:几代人守护着一座城的中秋味道
探访周口淮阳老式月饼作坊:几代人守护着一座城的中秋味道
探访周口淮阳老式月饼作坊:几代人守护着一座城的中秋味道,猫月饼推荐,肉月饼破皮,成品做月饼丹桂的馥郁芳香,沉醉了一座小城,中秋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周口市淮阳区新华大街南段20号的小院里,67岁的李好德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揉着制作老式月饼的面团。而他50岁的侄子李鑫,则清洗着传统的木制月饼模具,开始了又一天的忙碌。
小院里的人们分工明确,延续着祖辈留下的手工制作传统。老式的五仁月饼有两个步骤最为重要:一个是和面,一个是拌馅。就和面来说,不仅要采用精制面粉,还要融入香油、色拉油、白糖、鸡蛋等,每一种配料的比例稍微变化,就会影响月饼的口感和色泽。
而拌馅更为讲究,甚至每一种配料的比重要精确到克。事实上,虽然五仁月饼最早是广式糕点,有着基本的食材配表,但因为“天下共中秋”的习俗,每个地方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五仁配方”。淮阳南关李家月饼的配方主材包括:花生仁、瓜子、芝麻粒、核桃仁、杏仁(或桃仁),辅助有桔饯、青红丝、香油、白糖等。
在李鑫的记忆里,他15岁跟着父亲学做月饼时,就是从拌馅开始的。从陌生到熟练,如今有着近40年“打月饼”经验的李鑫,完全可以精准地把握每一个细节。父亲因病去世多年,他和叔叔李好德依然坚持着每年中秋手工制作月饼,守护着当地人的团圆味道。
尽管现在也有机器生产的各式各样、口味繁多的月饼,但李氏叔侄还是更愿意用双手,为顾客们奉上传统的五仁月饼。“累肯定是累,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不过也习惯了。”李鑫说,每年中秋前大约30多天时间里,他们家要靠近20名工人生产出总计约100万个月饼,折合30万斤。这其中,传统的五仁月饼要占到60%,其他也会根据现代人的喜好,推出红豆、草莓、水蜜桃、哈密瓜等不同口味的糕点月饼。
9月8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前去采访时看到,购买的顾客们络绎不绝。一位60多岁的大爷说,他除了买来自己和老伴过节吃,还要给外地工作的孩子们寄去一些,因为这才是家乡中秋的味道。
擀好的面皮是圆的,搓好的馅团是圆的,做好的月饼更是“团团圆圆”的。一个个看似普通的月饼,却因为几千年来的文化滋养,而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和内涵,从而不再是一道简单的美食糕点,而是成为了千家万户节日里的亲情记忆。
李鑫的儿子在外地服役,祖辈上传下来的手艺,现在传到了他的女儿李奇身上。今年刚30岁的李奇感到担子很重:“俺家祖上几代人的付出,原先都是传男不传女,现在到我这打破了,还是很有压力的。”
不过,压力之下更容易让年轻人产生动力。“淮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太昊陵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将来,我会考虑把文旅创意融入到月饼中去,让传统月饼更有老家味道。”李奇说。
相关文章
- 新台式月饼要价不菲 珍稀食材造美味 资讯
- 团圆节味浓 北京消费市场热闹有序
- 螃蟹3不吃月饼4不吃中秋想要健康过一定要学会忌口!
- 赏月航班、“白菜价”机票、冰激凌月饼、盲盒 今年中秋航司有多“卷”?
- 睡前故事:《中秋吃月饼的传说
- 爱维尔: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 中秋吃月饼我们的传统习俗但月饼的起源有多少人真正了解?
- 【图】月饼是双酥的_1_天籁论坛_爱卡汽车
- 揭秘魔都最大鲜肉月饼生产基地六十四层酥皮是这样做出来的丨上海会客厅
- 哈根达斯月饼-深圳月饼团购门户-深圳月饼团购网
- 巧手做月饼 共筑中秋情
- 七夕逢领证高峰北京新人获DQ冰淇淋月饼新婚祝福
- “三世同堂”共同DIY月饼感受110年鼎丰真非物质文化
- 月饼走俏节庆市场私人定制成新风
- 中秋节刚过超市月饼货架“集体失踪”没卖完的月饼都去哪了?
- 40载荣华月饼这一口味正让人心动
- 全国月饼哪的最好吃?经评比这5个地方最出名看看有你家乡吗
- 6分钟学会 月饼盒折叠方法 月饼礼盒折叠视频-中秋礼折叠方法 原创
- 万利隆跻身“中国月饼行业百强”
- 追捧传统口味月饼店外排长龙 想个性可私人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