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滇式月饼

滇式月饼

剩余月饼去向不能雾里看月

中国月饼网2023-01-09滇式月饼海冰月饼
送月饼的图片,海冰月饼,酥皮月饼馅,剩余月饼去向不能雾里看月,送月饼的图片,海冰月饼,酥皮月饼馅中秋节前,一进超市,月饼摆得满满当当。可中秋节一过,月饼好像一夜之间就消失了。有广州媒体报道,卖不出去的月饼通常被退回商家,由商家

剩余月饼去向不能雾里看月

剩余月饼去向不能雾里看月,

  送月饼的图片,海冰月饼,酥皮月饼馅中秋节前,一进超市,月饼摆得满满当当。可中秋节一过,月饼好像一夜之间就消失了。有广州媒体报道,卖不出去的月饼通常被退回商家,由商家转作他用。但究竟这些月饼都去了哪儿,也没有完全交待清楚。于是,不少人有疑问:这些月饼是被浪费了,还是被重新利用了?如果是重新利用,符合食品卫生安全吗?对此,钱江晚报评论员们有话要说——

  钱江晚报评论员陈江:吃月饼是节日食俗。从健康饮食的角度看,月饼这样一种甜点,高糖高油还不易消化,实在算不上健康营养。但到了中秋,不管好不好这口,吃不下整个月饼,也要切一块尝尝,这才算是过完了节。

  很显然,如今月饼的象征意义已经大过美食本味。吃月饼这一行为,它被赋予了特殊的涵义。在中秋佳节团圆时刻,家人在一轮圆月下共享月饼,已成为世代相袭的文化传统。吃月饼,吃的是团圆,吃的是幸福。也正因为这种美好寓意,月饼的过节属性,就从单纯的食物,慢慢演变为联络感情、人情往来的礼品。

  一般的食物可以替代,而特定节日的食物却有不可替代性,就像月饼之于中秋。而月饼一旦被赋予了送礼功能,购买者就会衡量其社交属性背后的人情价值。一旦买月饼主要是用于送礼,吃不吃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可以说,中秋节月饼会被大量浪费,从这里就开始种下了根。

  节日食品中,也只有月饼有这种待遇。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都没有。这大概是月饼的成功,但这种成功过度之后,就让人一言难尽。

  钱江晚报评论员高路:不得不说,现在的月饼市场看着挺热闹,但生命周期却很短暂,也就那么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月饼要走出节前铺天盖地、节后销声匿迹的怪圈,恐怕还得从口味从如何迎合消费市场的需求上找突破口。得多问问大家为什么大多不爱吃,到底是口味的问题,还是配料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大家爱吃起来。

  其实,成功出圈的月饼品种不是没有,比如榨菜鲜肉月饼就很成功,它基本上已经摆脱了节日这个因素的制约,成为一年四季、老少咸宜的日常糕点。除此之外,一些蛋糕房、单位食堂也会时不时推出一些月饼新品种,也同样受欢迎。可见月饼的消费还是有空间的。

  这些月饼的包装没有礼盒装漂亮,利润也不如礼盒高,可是贵在销量不错,而且一年四季都能卖,细水长流总好过昙花一现。

  如果要算账,榨菜鲜肉月饼的售价通常可达到包子的两倍以上,这已经算是不小的增值。与月饼类似的还有蛋黄酥,同样是传统食品,制作手段也相似,蛋黄酥单颗的售价,比起榨菜鲜肉月饼又高出不少。

  钱江晚报评论员项向荣:以前有过月饼被“回炉再造”的新闻,甚至不乏知名品牌老字号,这类新闻曾让公众担忧不已。

  如今,月饼的储存成本比重新制作高,厂商一般不会选择冷冻一年再卖。对于剩余月饼,或者贱卖或者做饲料,也有厂家会将馅料重新制作成其他糕点。但公众对剩余月饼去处的担忧仍然存在。

  果真不会再用陈旧馅料重新制作月饼了吗?在城市里面没有了踪迹,那在食品安全监管相对较弱的农村地区,会不会成为处理剩余月饼,及其剩余月饼馅食品的集散地呢?

  近年来,有关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实施月饼生产销售专项执法检查,防范和打击用陈旧原料或回收月饼生产加工的违法行为。最有效的是上海市建立的“月饼回收上报制度”,即经销商卖不掉的月饼无论过期与否,都必须向监管部门上报。节后月饼剩余多少,流向哪里,均有明确的台账。

  只有对“剩余月饼”建立一套有效、正规、透明的监管处理机制,才能使这些月饼的去向得到有效监督,让消费者免去担忧。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