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饼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中秋月饼

中秋月饼

各地月饼大盘点:真正的潮汕人中秋节都少不了这口“猪油”

中国月饼网2023-01-09中秋月饼野生菌月饼
苏式月饼包装纸,野生菌月饼,桃李提浆月饼,各地月饼大盘点:真正的潮汕人中秋节都少不了这口“猪油”,苏式月饼包装纸,野生菌月饼,桃李提浆月饼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

各地月饼大盘点:真正的潮汕人中秋节都少不了这口“猪油”

各地月饼大盘点:真正的潮汕人中秋节都少不了这口“猪油”,

  苏式月饼包装纸,野生菌月饼,桃李提浆月饼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

  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东坡先生就曾经在诗句里如此描绘月饼的美好。

  从唐朝开始,中秋吃月饼慢慢形成了一种风俗,历经宋、元、明、清,到现在,月饼已经成为一年一度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我国月饼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花样不断翻新,品种不断增加,地区的差异使品种外观、口感、味道各具独特风格。

  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又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做鲜肉月饼有一手的店家,几乎都是供不应求的。尤其是临近中秋,上海的老字号鲜肉月饼店前往往是大排长龙的。

  鲜肉月饼顾名思义,就是纯肉馅儿的月饼,皮烤得酥松,也带韧劲,肉汁渗透进饼皮,好吃。

  鲜肉月饼最早源自苏州人,是苏式月饼,合南方口味,慢慢也就传遍了江浙一带。

  中秋前后,排长队买榨菜鲜肉月饼,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是常事。但凡买上的人,是会先吃上一个解馋的。

  榨菜鲜肉月饼,榨菜用的是大头菜梗,口感脆,鲜肉则来自于浙江的名产金华两头乌,肉质鲜美。

  苏式月饼的确切名称应为“酥式月饼”,最早起源于苏州杭州扬州一 带,饼皮疏松,五仁、豆沙馅是最早出现的,甜度略高些。

  “苏式月饼”的形成虽较“京式”稍晚,但影响最大,“酥皮”的应用范围很广,至今不衰。苏式月饼的花色品种分甜、咸或烤、烙两类。

  甜月饼的制作工艺以烤为主,有玫瑰、百果、椒盐、豆沙等品种,咸月饼以烙为主,品种有火腿猪油、香葱猪油、鲜肉、虾仁等。其中清水玫瑰、精制百果、白麻椒盐、夹沙猪油是苏式月饼中的精品。

  造型美观、图案精致,用料也广博。选用的多是当地特产,五仁、金腿、莲蓉、豆沙、豆蓉、枣泥、椰蓉、叉烧肉、咸蛋、皮蛋、香肠、叉烧、鸡丝、烧鸭、冬菇等都是常见的馅料,而品名一般是以饼馅的主要成分而定。

  广式月饼口感上较松软细滑些,皮上泛些油光,灿黄,薄且多馅,糖下得重些,多吃会显甜腻。但口味着实多,总归能找到喜欢的口味。

  朥,潮汕方言指猪油。朥饼,既是用猪油掺面粉作皮包甜馅烤焙熟的饼。做朥饼的工序不繁杂、考究、精细。

  猪油,定是要本地猪炸出的,味道才正。猪油的作用下的朥饼,润滑清甜,朥饼以其馅料不同,分为绿豆沙朥饼、双烹朥饼、乌豆沙朥饼和水晶朥饼等。

  自来红自来白,大概是最传统的京式点心之一。得名来自不同的皮色——自来红是烫面制成的,自来白则是冷水面团,所以呈现不同颜色。

  这两种月饼个头都很小,一般做成一斤二十个,为了显得饱满,里面一半是空的。自来红是用香油和面做皮儿;用白糖、冰糖渣儿、青红丝儿、核桃仁儿、瓜子仁儿等做馅儿。

  自来白是用猪油和面做皮儿,馅儿则比自来红随意得多,有山楂白糖、桂花白糖、青梅白糖、豌豆、咸瓜瓤等等。大概是因为使用了荤油的关系,自来白吃起来口感比自来红更绵软,味道也更浓厚。

  往上推几十年,当广式月饼、苏式月饼还没有流行起来时,自来红月饼在北京城可是一家独大,它外皮松软、香气扑鼻,吃起来是入口酥化、桂花香浓,更别说还有那嘎嘣作响的冰糖渣和青红丝。

  京式糕点“出身”,清朝最繁盛,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劳勃生路(今长寿路)一带也流传。

  相传翻毛月饼刚出炉放在桌上,轻拍桌面,酥皮是能能飞起的,吃来不黏不硬,鲜香软糯,慈禧尤为喜爱,赐名“翻毛”。

  之所以赐下这名字,是因为酥皮层次极多,据说酥皮足有25层,稍一用力酥皮就会小片小片的剥落,颇有点飘雪的意思。

  做法有别于传统月饼。由于饼皮以糯米为主,必须要低温保存,无需烘烤,工艺较之传统月饼更为简单。

  口感更偏向于大福一类甜品,软糯滑爽,略有弹性。口味也不同常规,有抹茶味,巧克力味,芒果味,口味上更受年轻人的欢迎。

  是用白糖、米粉、芝麻、花生和瓜条烘制而成,成品类似云糕,较易碎,但会再印上红色的吉祥图案。月光饼在客家,有团圆之意,象征着圆满、平安的节日祝福。

  云南特产的宣威火腿,加上蜂蜜、猪油、白糖等为馅心,用昆明呈贡的紫麦面粉为皮料烘烤而成。

  香咸的宣威火腿与白糖,按同等比例混合,一咸一甜,融的巧妙,按饼皮制作工艺和外观色泽不同,还分为硬壳云腿月饼、酥皮云腿月饼(含云腿白饼)、软皮云腿月饼(含云腿红饼)。

  硬壳云腿月饼饼面褐黄色,饼底棕黄不焦。酥皮云腿月饼饼面洁白或微黄色,饼皮层次分明,饼底允许微黄褐色。软皮云腿月饼饼面紧密,无裂纹,饼底微黄不焦。吃口都好,各凭喜好。

  云南可食用花的品类多达上百种,自然催生出了鲜花饼这等精致的吃食。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茉莉或菊花等食用花瓣入料,颇具特色。

  新鲜出炉的鲜花饼酥软爽口,还伴有浓郁浓郁,不仅在云南担了月饼的大任,还成了云南特色“伴手礼”名片。

  衢式月饼,可谓自成一体,是浙江省衢州市的地方特色。是以芝麻为重要原料,所以衢式月饼也被称为“衢州麻饼”,也叫做胡麻饼。其中“杜泽桂花月饼”和“邵永丰麻饼”最为出名。

  杜泽桂花月饼,形似馒头,内空心,外饼皮焦黄,粘着白芝麻,内饼皮附着薄薄一层麦芽糖,黏着桂花,花香浓郁,因而得名桂花饼。

  “邵永丰麻饼”流传更盛,多作为赏月、婚、祭、寿、上梁、祠堂等红白喜事的主选饼分发、赠送,大多为二寸见圆,特制的可达二尺,重量二市斤以上。

  麻饼正面用植物颜料染成的彩色芝麻绘制各种图案,“嫦娥奔月”,“天官赐福”,“麒麟送子”,“花好月圆”,“福禄寿禧”都是常见的。

  晋式月饼制作起来很讲究,口感不油腻,香酥,且晋式月饼是不需回油的,做好可以立即食用,这是晋月有别于广月、苏月的要点之一。

  晋式提江月饼,“提江”实为“提浆”,制作月饼前需要提前熬制糖浆,糖浆冷却用以和面团。晋式月饼重糖、重油,久贮不坏,便于携带和保存。

  混糖月饼以白面,胡麻油和糖(红糖,白糖,冰糖均可)为主料,用料比例一般为10斤面粉,3斤油,3斤糖。

  在大锅中熟油,化糖和面,加少许苏打粉,碱面,通常制成2两大的面饼,上敷芝麻,在烤炉中烘制而成。混糖月饼酥软香甜,旧时大同糕点铺,饼铺通年均有售卖。

  徽州月饼,又称“徽州麻饼”,是古徽州中秋佳节传统糕点。“过中秋,吃麻饼”,在历代徽州人中间口耳相传。

  其表皮是油酥皮,用上等面粉与素油搅拌加工制成,饼馅采用野菜(苦板菜),经过腌制加工,拌以新鲜猪板油和白糖而成。

  面皮最是难打,饼皮的酥脆、甜而不腻,都取决于此。饼坯成型后,手艺人用麦芽糖作为“墨水”,在饼中央写下祝福,粘黑芝麻,形成黑色字迹。空处用白芝麻铺满,上火烤制。

  琼式月饼,实际是用广式月饼的糖浆皮包入苏式月饼的油酥心,就能产生既酥又软松的效果。

  加上精炼熬制的猪板油,饼酥的质感更松化,馅多为五仁火腿、五仁椰蓉、蛋黄莲蓉、椰丝花生等,糖油用量均比广式月饼低,因此“饼味”特别突出,不腻手,不甜喉,很适合海南人的口味。

  台式月饼主要有两种饼皮,一是糕皮,二是油酥皮,糕皮订婚喜饼用的多些,月饼基本都是油酥皮。

  绿豆椪可以说是台式月饼的代表,绿豆去壳,泡水蒸熟,加糖搅成糊状后切小块,再加猪肉、葱、芝麻等做成的馅,放入烤箱烘烤。

  表皮烤后澄黄,一层油酥、一层油皮的饼皮会膨胀,撑开后有层次感,因此,绿豆椪也雪花饼。这到是有些像翻毛月饼了。

  是以苔菜为辅料作馅的一种月饼,饼皮松酥,馅料有浓郁的麻油香味,甜咸,有鲜味,也有苔菜的特殊香味。

  桥墩月饼产自是浙江温州苍南地区,因浙南的苍南人自明末清中叶迁闽徙至桥墩镇而得名。

  桥墩月饼与寻常能见到的小月饼不同,多数做成脸盆大小,大而厚实。需以280摄氏度的底火烤制,外皮酥脆,内馅顺滑。

  月饼 馅料丰富,有花生、芝麻、桂圆、白糖、植物油、脊膘肉、瓜子仁、冬瓜糖、红瓜、葱、果脯等,外层的脆皮和丰厚的 芝麻吸收了从内馅溢出的油脂,内里五花八门的馅料让人胃口大开,所以吃起来肥而不腻,芝香扑鼻。

  南京的中秋食俗,曾经是清朝皇宫的贡品。月饼个头大,能满满盖住一只盘子。吃前,要用刀切成小块。馅料多是五仁,再加上用大头菜腌的“红绿丝”。

  除了个头,赖月月饼也蛮有特色,更偏向桃酥。甚至可以说,赖月月饼就是将实心的桃酥变成空心,再加上经典的五仁馅料。

  有两种寓意,一是“鲤鱼放子化三千”,寓意多子多孙,吉祥如意;二是“鲤鱼跳龙门”,寄托老人对孙辈的殷切期望。

  鲤鱼月饼分以食为主和以玩为主两种,外形是两只头尾相连的鲤鱼,由红绳串连。食的讲究馅料的口味,玩的讲究形状、色彩,可挂在小孩胸前。

  冰薄月饼酷似满月,纤薄剔透,主料为上等白面粉,辅料有油脂、熟芝麻、冰糖、白糖、花生、香料、饴糖及各种蜜饯,制作总体分7道大工序、11道小工序。

  冰薄月饼的口味多样,一般有红砂糖、冰糖、芝麻与蜜饯的混合馅,还分别混有玫瑰、冬瓜片、佛手片、桔红等。慢工出细活,正因为工序繁多,制作用心,所以冰薄月饼才真正有嚼头,才真正受人青睐。

  凉州有句俗话说:“八月十五端出来”,这端出的就是大月饼。凉州大月饼,除了千层饼变形的色泽花纹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大”。

  大的月饼,足有10来公斤,做月饼的工序要两天,蒸制这种月饼最短需 要一个半小时,多则需要近三个小时。这种纯粹手工制作的月饼看起来夸张,吃起来喷香。

  丰镇月饼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的特产。是以小麦粉、纯胡油、白糖(或红糖)、矿泉水为主料,再配以冰糖或蜂蜜等辅料,通过烘烤后制成的一种传统月饼。

  这种月饼没有馅儿,却和带馅儿月饼一样的香甜,表皮凹凸不平,有别于大同混糖月饼。丰镇月饼可以久藏于瓮坛,若在坛瓮之内放些酒和水果,那滋味更妙。

  兰州正宗的土月饼,是油锅盔。油黄色的饼子,表面被鏊子烤出不同纹路的花纹。核桃仁、白糖、葡萄干、花生仁、黑芝麻、果脯等馅料紧紧地裹在一起。

  油香味扑鼻,香酥口。油锅盔的制作过程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所用材料都是纯天然食材,虽然油稍重了些,也还算健康。

  面皮用小麦面、荞麦面和红糖做成,馅是本地产的核桃,肉粒很大。烤制以后,核桃的香气也到了酥软的皮中,再加上外层撒的芝麻,香口。

  云南过中秋,是用腌制的上好牛肉为馅,来制作月饼。们称腌制的牛肉为牛干巴,这月饼也就被叫做干巴月饼。吃来风味独特,外皮酥松,肉馅咸香。

  和全国大多数月饼是烤制的不同,青海月饼是蒸炊而成的,分大月饼和小月饼两种。

  大月饼一扇蒸笼只蒸一个,小月饼根据蒸笼大小,一扇蒸笼可蒸4-8个。用苦豆粉、红曲、姜黄着色,面粉发酵后,涂上清油,撒上色粉,卷起来揉成圆块,再擀开,反复五次,加点糖分,这样蒸出来的月饼层次丰富,五色俱全,也更可口。

  有的巧手妇女在月饼中央做一些吉祥的图案,还蛮好看的。蒸熟出笼后的大月饼像极“开花馒头”,吃的时候是要切片的,会呈现出花色明艳的千层馍。

  茶月饼,类似于抹茶的做法,但是又采用的是四川的绿茶和红茶。绿茶融入莲蓉,红茶入豆沙,将两种最传统的馅料变出了四川味。

  除了经典的绿茶月饼和红茶月饼,新式的大麦茶月饼、姜茶月饼和玫瑰花茶月饼也广受顾客的喜爱。

  饼皮用的是桃山皮,将原本作为馅料的白豆,取代面粉,改变了月饼饼皮的传统。

  有乳酪、巧克力榛子、草莓、蓝莓、蔓越莓、樱桃等多种口味,口感香醇美味、松软细腻,味道与小蛋糕等法式西点类似。

  馅料有哈密瓜、凤梨、荔枝、草莓、冬瓜、芋头、乌梅、柳橙等,配以果汁或果酱,具备清新爽甜的风味。

  属于比较名贵的月饼,有鲍鱼、鱼翅、紫菜、鳐柱等,口味微带咸鲜,以甘香著称。

  蛤蟆吐蜜这名字听来还蛮有意思的,和普通烧饼不同,“蛤蟆吐蜜”烤的时候在边上自然裂开一个大口子,活脱一张笑哈哈的蛤蟆嘴。

  饼里棕黑的豆沙会透过破口翻吐出来,像是耷拉在嘴边的舌头,周围还裹着密密麻麻的白芝麻。蛤蟆吐蜜制作工序多达26道,仅面料就要经过5天传统工艺发酵。

  内蒙古,因为奶制品多,连月饼馅料也是奶制品:奶皮子、奶果子、奶渣子、奶豆腐、芝士奶酪.....全是没听过的名字。

  酥薄月饼是湖南衡阳市传统的名点。在衡阳生产已有140余年的历史。具有浓厚的麻仁、玫瑰、桂花清香,食而不觉甚甜,香酥而不油腻。

  最早是叫酥薄芝麻饼,也有叫太师饼、胡饼、宫饼、小饼、月团、荷叶、金花、芙蓉、月光饼、团圆饼等,在衡阳,薄酥饼不仅中秋会吃,平时作茶点也是很好的,亲友间走动更以此作伴手礼互相赠之。

  切糕做成月饼是什么样?层层杏仁、核桃、葡萄干等干果制成的切糕,裹上薄薄金黄色的月饼皮,十足的分量,再来杯新疆酸奶,那滋味,想想就美。

  面粉放进木制饭甑里蒸熟,加入鸡蛋、食油,老师傅用手揉面,做成酥月的饼皮。馅料以炒熟碾碎的芝麻和白砂糖为主,伴以桂花、金橘、花生仁点缀其中。

  用揉好的面裹着拌好的馅,再用模具压成饼状,用柴火才能烤出酥月的地道美味。

  南京的“腌笃鲜月饼”。馅料里有鲜肉、咸肉和笋丁,有些食客说啊,能在月饼里吃出点“上海味道”。

  “腌笃鲜月饼”制作工艺颇为复杂,其中的秋笋需要清洗处理好后才能入馅,以保证鲜而不酸。

很赞哦!